校友文苑

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文苑 > 正文

“低标准,瓜菜代”的艰难岁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0-18 浏览次数:

“低标准,瓜菜代”的艰难岁月

郭雪六

让全中国人都丰衣足食,是许多志士仁人的夙愿。因此,人们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中,看着报纸上图文并茂的亩产万斤“卫星田”的报道,听着“办大食堂吃饭不要钱”的豪言,无不欢欣鼓舞。与此同时,包括农民在内的一支支队伍浩浩荡荡奔赴全民“大炼钢铁”第一线……然而,狂热与浮夸并未带来“吃饭不要钱”的局面。饥饿这个幽灵也迅速地、无情地在神州大地上肆虐着。1960年,刚刚迁到新市区校址的宁夏师范学院师生也步入“低标准,瓜菜代”的艰难岁月。

所谓“低标准”,是指每人每月只能供应21斤口粮、3两油。当时商店的食品货架空空如也,有时摆出一桶土制的酱油、醋,也会很快销售一空。每人一天只有几两粮,又无其他副食补充,何以充饥?师生体质明显下降,身患浮肿的人越来越多,创业维艰的宁大人又面临着忍饥挨饿的严峻考验。院党委及时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指示》,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号召师生员工继承发扬“红大”、“抗大”精神,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视粮如金的日子里,许多女教工“自愿”挤出每月定量中的1斤粮给非配偶的男同事。校领导亲自抓生活,过问具体的监灶、验收、保管等事务……生活虽苦,人的心劲没懈。

所谓“瓜菜代”,是指在饭里加些南瓜、蔬菜之类的东西以补粮食的不足。那时每天两餐,以16小两为1斤计量,经常是一个3小两的馒头,3小两加了瓜菜的稀饭。这种稀饭有时和短而粗的面条煮在一起,称作“调合饭”,如用黄米则称“鱼钻沙”。看起来量很多,有人干脆用小脸盆盛食,但只是暂时起填满胃的作用,不久就又饥肠辘辘了,难怪那时有人会当众添净碗边的残余,而更多的人吃完饭舍不得洗碗,用开水反复冲洗就势喝下。饥饿使人深深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

然而随着瓜菜的日益减少,想“代”都难了。于是,试着走生产自救的路。师生们先是在沙滩上试种土豆,拖着疲惫的身子把沙地翻了一遍又一遍,精心栽种土豆。盼到收获季节,抖擞精神掘地三尺,由于是生沙地,又缺水,只找到几粒比蚕豆大不了多少的“硕果”。然而大家并未灰心,又投入到挖野菜、摘果子的行动中。

学校地处西沙窝,周围没几棵树,要往东面去找。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中文系的几位青年教师清晨出发,在新城附近发现一棵沙枣树,枝叶还算茂盛,大家喜出望外。我当时体重不足40公斤,又自小在南方长大,擅长爬树,于是当仁不让率先上树。没想到尚未伸手,随着一位老奶奶的尖声责骂,一条大狗狂吠着已冲出一家院门。原来这树是老奶奶自家的,树叶也是一家以备不时之需的。在众人挡狗之际老奶奶已将我从树上拽下,我边解释边道歉,一行人才狼狈地落荒而逃。从学校出发时带的两个小馒头早已吃完,再经过这场毫无收获的“激战”,更觉得又饿又乏,止不住口泛酸水,眼冒金星。返校路上,谁都不想说话。忽然,有人发现地里有“胖娃娃菜”,大家如获至宝,边采边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又忘了刚才还难以忍受的饥饿与疲劳。

苦难确实称得上是一所学校,它让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砥砺出坚强意志,有效地涤荡着“骄、娇”二气。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浮肿,若能领到一种用豆粉、麸皮等合成的“康复粉”服用,人们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记得学校农场有一匹瘦弱的老马,不堪重负跌倒在地再也没起来。汉民灶的师傅精心地将马肉加工成盘中餐,年轻人争先享用。有人说马肉好像是酸的,有人说不觉得酸,还有人根本没等品出味道就风卷残云般地入肚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什么叫“含辛茹苦”,艰难岁月都能给你以最切实的诠释。

学校果断地采取精简课程、半天上课、停上晚自习等一系列劳逸结合的措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学校的教学、行政、后勤等一切工作都在扎实而有序地进行着。有许多感人的事情,至今难以忘怀。在如此艰苦的境遇里,我所在的中文系还召开过相当规模的学术报告会,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宁夏日报》选刊了部分论文;全校有160多位体力尚好的师生组织起来到芦花台支援农民夏收,《宁夏日报》对这一壮举也做了醒目的报道……每忆及这些往事,一种悲壮感、自豪感就油然而生。40年后的今天,尽管丰衣足食已不再是奢望,甚至有美味佳肴可供品尝,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选购,然而宁大人当年艰苦奋斗、排除万难的精神,还应作为“传家宝”继续发扬。因为它能激励我们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勇于迎接一切挑战,自觉抵制奢糜之风,把宁夏大学建设得更好!

(作者系宁夏大学退休教师,此文原载《宁夏大学报》总第346期)

上一条:母 校 情 思

下一条:校友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