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宁,1945年1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70年代曾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工作,任鄂托克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1980年后,曾先后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中共银川市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史学理论及民族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6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排名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一)和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一)。
陈育宁,男,1945年1月生,祖籍山西,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
1970—1980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工作,曾担任中学教师、旗委宣传部副部长。1980—1987年,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工作,1983年担任副院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候补委员。1987—1993年,在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副院长、院长。1993—1995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主任。1995年5月至2001年4月,任中共银川市市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委员。2001—2008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育宁长期从事北方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出版的学术著作有《民族史学概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鄂尔多斯史论集》等,主编《宁夏通史》《宁夏百科全书》等。与爱人汤晓芳(北大校友)合著《北方民族史论丛》《中国回族文物》《西夏艺术史》等。其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0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校友,2006年被英国南安普敦索伦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曾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
艰苦磨炼 无怨无悔
1962年,17岁的陈育宁以宁夏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在北大求学期间,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老师,朝夕相处、互相砥砺的同学,使他难以忘怀。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使他如鱼得水。埋头苦读、遨游书海成为他每天生活的“必修课”,也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临近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就业形势大变,作为学生干部,他参与了当时的毕业生分配工作,却选择了剩下的最后一个指标:奔赴当时仍比较落后的内蒙古。
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再到巴彦淖尔盟,再到边远的乌梁素海部队农场,他开始“接受再教育”:住在老乡家、步行军、修大坝、吃冷饭……一年半之后,他被再次分配到内蒙古最贫穷的伊克昭盟(后改为鄂尔多斯市),又被派往最偏远的鄂托克旗,最后到达黄河边一个移民公社的中学,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这里靠近荒漠,还有被大风卷入黄河的危险。他的新婚妻子、北大同班同学汤晓芳,毅然放弃了在家乡上海的工作,来到这里与他同艰苦、共命运。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使他沉寂,他没有灰心、没有失望,而是脚踏实地地从当前做起。大学里的知识储备以及儒雅的文人气质,使他的课程深受学生们喜欢。不久,他的学识和人格为领导所熟悉与赏识,一年后,他被调到旗委宣传部工作。40年后,他当年所教班级的38名学生特意从各地赶赴银川看望他,纷纷希望能再听他讲一次课。时至今日,在他众多的头衔中,“老师”依然是他最为喜欢和最有感情的。
他在鄂尔多斯市工作了十年。十年的基层磨炼,使他更为深刻地了解了人生、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中国最基层的民生。他钟情于鄂尔多斯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的多民族历史文化。他收集资料、实地考察,为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的民族与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忆起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他说,这是他一生的财富,无怨无悔,“鄂尔多斯在我心中”。他的散文集《永远的牵挂》,就是这份情感的深情表达。
磨难也是财富
2001年4月,他出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宁夏大学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28%,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均高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他特别强调要做好家庭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在陈育宁看来,贫困大学生是当今高校中特殊的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自尊自强、成长成才是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成长不仅是增加知识、提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心灵趋于完善、人格走向健全。青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外界爱心的呵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讲,勇于克服困难、经受磨难、自信自强、不甘平庸,是应有的人格和品德,是弥足珍贵的资源。为此,陈育宁非常注重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接触、交流。做好这一群体的工作,不能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坚强起来、笑对贫困。宁夏大学通过建立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手段的资助体系,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同时,采取一系列“软”措施,通过思想激励、心理抚慰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他们在艰难中奋斗、在奋斗中前进、在前进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担任校长期间,他每年除夕都与留校学生一起包饺子,给他们发红包,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他以创造性的工作,把“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落实到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身上。宁夏大学的学生则向深受他们爱戴和尊敬的陈校长赠送亲手制作的独特小礼物。直至现在,每当行走于宁夏大学校园,学生们深情地喊他“陈老师”时,他的心里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
《磨难也是财富——宁夏大学贫困学生的足迹》就在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中诞生了。该书由他主政宁夏大学期间亲自创意、命名并主编,书中收集了宁夏大学106名贫困大学生撰写的经历、体会,陈育宁写了充满感情的序言。书中真实记录了贫苦大学生面对贫困时,正视磨难、坚持理想、历练人生的情怀,凝练出宁夏大学的学子品格:感恩,珍惜,坚强。这与陈育宁提出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并构成宁夏大学莘莘学子的精神追求。该书于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再版,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励志读物,被誉为“大学生自己编写出来的一本人生教科书”,现在已成为宁夏大学构建知识培养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的重要载体。2007年8月,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第九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中,《磨难也是财富——宁夏大学贫困学生的足迹》一书荣获优秀文化作品奖,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本届评奖活动中唯一获奖的作品。
体验大学
陈育宁担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期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深刻变革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期:高等教育资源调整重组,高校连续扩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的教育、科技发展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各类型、各层次高校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地区的一所地方高校,宁夏大学经过两轮合校,规模扩大、校区分散,教育资源、内部管理、办学理念等均处于过渡融合阶段,加之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基础薄弱,学校发展困难重重。到任后,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熟悉工作,两个月后即形成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紧紧抓住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对外合作、党建思政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的举措和要求。他还提出“跳出宁大看宁大,站在全国看宁大”“跳起来摘苹果”“借助外力求发展”“落实就是发展,否则就是空谈”等一系列工作思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仅用三年时间就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博士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以建设“211工程”为目标,负重拼搏、一年一步、步步落实。2008年,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
2006年,陈育宁撰写的《体验大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他2001—2006年在宁夏大学工作期间的70篇讲话稿和演讲稿,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真实反映了宁夏大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书中,他这样注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一是师生关系,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大学生;二是朋友关系,要像朋友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要看到当代大学生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相互促进;三是两代人的关系,要像疼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他主张,学校要给学生办好开学、毕业两个“节日”。每逢此时,他总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学生演讲,让节日的收获永远伴随他们的成长。
2008年2月25日,即将卸任的陈育宁从北京捧回“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杯。该奖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中华英才》杂志社等九家机构共同主办,从2004年开始每年在十大行业中各评选十位英才。该活动开展四年来,他是宁夏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扎根西部,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倾注心血,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的关系,他是有区域特色、有较高水平、较高质量的大学的、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史学专家。”在他领奖归来的欢迎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齐同生代表自治区政府这样评价他:“他以强烈的事业激情、成熟的领导才能、厚实的学术功底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造就了一支敢于创新、适应现代化大学发展的干部和教职工队伍。在短短几年时间,让这所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动了宁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主政宁夏大学七年后,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心得和未竟的心愿?他说:“国家提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人才兴国战略,但真正落实在基层的学校还很难,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教育还没有从整体上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在不少地方教育还处于弱势地位,它缺少权力。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对教育的真心支持和实在帮助,少一些无谓的指责和批评。”
2008年,他先后卸任宁夏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职位,但他退而未休,仍然担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发挥光和热。
草原有约 学术无涯
他在内蒙古近二十年的工作,起步于鄂尔多斯;他的学术研究工作,开始于鄂尔多斯。他的青春、事业、朋友和感情,都与鄂尔多斯紧紧相连。因工作调动离开鄂尔多斯后,他曾感叹:“有一种放不下的牵挂,那就是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探究。”调离内蒙古之后,他依然保持着对鄂尔多斯不可割舍的情怀。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版了《鄂尔多斯史论集》《我与鄂尔多斯学》等著作和多篇学术论文。
2002年3月,他的蒙古族老朋友、曾任伊克昭盟副盟长的奇·朝鲁同志来信,邀请他参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创立工作,他的心中激起波澜,十天后即把他撰写的《关于建立鄂尔多斯学的初步建议》寄出。2002年9月,以“研究鄂尔多斯文化、弘扬鄂尔多斯精神”为宗旨的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他被聘为专家委员会主任。此后,他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奔赴鄂尔多斯,围绕鄂尔多斯学的创立与当地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开展新时期鄂尔多斯建设发展的考察研究工作,参与《鄂尔多斯学概论》和《鄂尔多斯大辞典》的编写工作。
他和夫人汤晓芳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对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期间,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收集、整理、研究全国回族文物资料。2008年,时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他和夫人完成了《中国回族文物》一书的编著。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展示全国回族文物遗存状况及分类研究成果的专著,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回族文化的一座里程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白立忱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他们二人不仅有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很好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他们对少数民族是充满感情的。”陈育宁克服困难,组织宁夏的专家学者编写完成了《宁夏通史》《宁夏百科全书》等大型书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陈育宁的夫人汤晓芳也是北大人,是他当年的同班同学。几十年来,不论在内蒙古还是在宁夏,他和夫人在边疆民族地区勤奋耕耘,不仅收获了人生和事业的果实,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的幸福。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们:“这对夫妇是令人钦羡的。他们彼此间既是生活的伙伴,又是事业的密侣。他们相依相助的和谐关系,犹如乐曲的两个声部。”
小书斋是他引以为豪的两人世界。“我和爱妻已经出版的几本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大都是在这个小书斋里写出来的。每当进行一个题目的时候,书桌上,旁边的茶几、沙发上,堆满了书、卡片及各种资料。白天去上班,这些东西依然摊开着,谁也不许动,晚上接着干,直到这个题目做完,才将书桌收拾干净。但不久,随着下一个题目的开展,又重新堆满了各种资料。有时候,和妻子分工使用小书斋,白天她用,晚上我用,各自的资料各自收拾,互不干扰。”
“小书斋也是我和妻子酝酿、讨论、构思论文的地方。我俩常合作写论文,题目确定后,各自去看书、思考,拟出提纲,打出腹稿,然后安排一个晚上,打开录音机,共同商讨,逐段推敲。经过一两个晚上的交流,论文的框架基本形成,然后妻子再依据录音整理成初稿,由我反复修改,一篇论文就诞生了。”
环视他的书屋,里面满满排列着五架书,连吊柜和地面也堆满了书。临窗的写字台上卷帙积案,昭明了主人的喜好。他有一幅“知己书屋”的斋名横幅,却因书籍过多而无法挂出。
采访手记
想象中的陈育宁校友应该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眼前的他却是如此亲切随和、平易近人,无形中,我们忘记了跟他只是初次相识,恍惚间,他仿佛是正在倾吐心扉的知心朋友。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我们无所不谈。学习、就业、工作、生活……我们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阅历所深深感染。
他曾是学术单位的领导人、曾是主政一方的官员、曾是大学的管理者……将西部、民族史学家、行政官员、教育专家等词串联在一起,我们可以大体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他始终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谈及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的时候,他说:“非常高兴能够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校友’这个称号,自己非常珍惜这个荣誉。”我们看到了他满脸的幸福。在我们苦苦追问和搜寻北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北大精神,而陈育宁校友的一切不就是对北大精神的一个鲜活注解吗?随遇而安,默默奉献,到哪里都能发光放热。
他喜欢以青年为友,关心青年、聆听青年、帮助青年;青年人喜欢他,愿意亲近他,向他敞开内心世界,他以不凡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青年学子深深折服。采访过程中,他会关切地询问我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他的朴实、他的亲切,让我们心中涌起暖流。
归程中,窗外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戈壁沙漠,但我们依然看见一片大有可为的人生舞台。此时距春天还远,但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却是美丽的绿洲:思想的绿洲、事业的绿洲、人生的绿洲……脑海中,依然回味着陈育宁校友对北大学子的殷切寄语:“北大人不要背上北大的包袱,放下包袱才愈加像北大人。人才是实践中培养的,才干是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路在自己脚下。在实践中践行北大精神,才无愧于北大人的称号。”
(此文登载于北京大学团委编的《西部放歌》,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