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三十年云和月——1989级郭文斌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25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他清瘦和善,儒雅谦敬,总是面带笑容,清澈见底的眼神,一身的安详之气,安静又不失力量。

郭文斌,1966年3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原宁夏教育学院中文专业。现任宁夏作协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获“塞上英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作品被签约译向20多个国家。2018年被评为60年感动宁夏人物。

“宁夏大学是我命运的转折点”

1989年,郭文斌进入原宁夏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就读。乡下孩子进了城,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眼前一点一点地打开了,他的文学梦由此被点亮。

正赶上宁夏教育学院和银川师范专科学校合校,当时班里除了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有已为人父母的中年人,两种生命状态在校园里交汇,编织着不一样的风景。那届成人高考文科第一名的他被任命为成人班的学习委员。

郭文斌记忆中的校园,一半是校舍,一半是菜园,一半还是荒地,既散发着大学味儿,又弥漫着生活气息。校园前面是广阔的稻田,后面是长长的火车道,从宁大本部发来的公交车,在校园门前经停,站名为罗家庄。

郭文斌的追忆,透着对母校最深沉的情结。多年过去,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位位可敬的老师,一位位可爱的同学,常在他梦中出现。

最让郭文斌感到“稀罕”的是图书馆,里面有他在乡下看不到的报刊、图书。他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

“宁夏大学这两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是视野上的‘开拓期’,文学道路上的‘充电期’,人生历程上的‘转折期’。”郭文斌说。

正是那两年,他开始在省刊《朔方》、省报《宁夏日报》副刊发表文章。

因为前瞻,先行十年

“到了我才知道,为了等我回去,张映华局长居然把秘书岗位空了两年。”1991年,从宁夏教育学院毕业后,郭文斌就直接到西吉县教育局上班了。

1993年,又调往固原地区文联《六盘山》编辑部任编辑。不想正值刊物面临停刊时期。为了救刊,他暂停文学创作,四处奔波。同时多方陈述,打动领导,总算让刊物活了下来。为了培养文学新人,他多次编发校园文学专辑,甚至专号,现在活跃在文坛的青年作家,不少都是从此起步。

2001年7月,他的人生出现了第二难,因为他同时接到了自治区人事厅和银川市委组织部开出的调往宁夏文联和银川市文联的调令,到底是去省刊《朔方》,还是市刊《黄河文学》,他犯了难,最后,他选择了后者。

2004年,38岁的郭文斌当选银川市文联主席。经过认真思索,他创造性地提出“传承、尖端、永恒”的文联发展方向。“传承”是指文联工作要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尖端”是指文联工作取向上要保持尖端性,“永恒”是指文联工作要具有积淀价值。

文联工作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对接,率风气之先。要避开与文化局、艺术馆等其他文艺体系在工作重点和功能上的冲突,找到文联的不可替代性。他认为,文艺创作要有历史含量,文化含量,时间含量,要展现家国情怀,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反庸俗、反媚俗、反低俗、反消遣、反消极、反消解。

作家要带着父母心肠创作,心怀敬畏和良知,用干净、温暖的文字点亮读者的心灯,让文学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

这些倡导都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认可,也有人反对,甚至有人认为是冒险。

直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大家才意识到郭文斌的前瞻性眼光,让银川文联在“讲话精神”道路上,先行了十年。

他围绕新的定位,着重打造“一部两院三网”主阵地格局。“一部”指《黄河文学》编辑部,“两院”指银川书画院和银川文学院,“三网”指西北艺术网、银川市文联网、《黄河文学》网。

他给《黄河文学》提出的“三个倡导”(办一份能首先拿回家让自己孩子看的杂志;办一份能给读者带来安详的杂志;办一份能唤醒读者内心善良、温暖、崇高,引人向上向内的杂志)被中国作协领导肯定。首开全国期刊“签约作家”先河。由双月刊改成月刊,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一度超过一万册,作品屡被转载或收入作品年选,在文学期刊界独树一帜,四次进入国家农家书屋推荐目录,成为全国同类期刊唯一一家,办刊理念被《人民日报》作为话题报道,被中宣部原创刊物调查组表扬。

谈到阵地,他特别欣慰的是,因为他的努力,宁夏三份文学刊物没有被转企。

除了打造龙头阵地,他还争取市委政府出版“文学银军”丛书,设立“贺兰山文艺奖”等多项届次性奖项。银川市文艺家在国家核心报刊发稿,年底都会得到市委政府每篇三到五千元的奖励。银川市文艺家有好的选题,市委政府会扶持出版、演出、展出。

不几年,让文联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

一度时间,他几乎成为公益代言人。持续不断编发草根作家和校园文学专辑,扶持基层文艺新人;发动作家艺术家捐款,帮助困难作家度过难关;联合媒体,策划举办届次性“中国银川音乐诗歌节”,活动盛况成为国内媒体头条新闻;汶川地震后,他举办了全国第一家“守望生命大型诗会”,组织文艺作品拍卖,筹集善款支援灾区;为灾区来宁借读孩子捐款赠书,人手一份。

对于中华民族来讲,2014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在京召开。对于郭文斌来说,这一年也非比寻常。

1月19日,银川市第七次文代会召开,郭文斌再次当选银川市文联主席。同日,韩美林、周国平被银川市政府授予“银川荣誉市民”。韩美林先生了解到草根文艺家的创作情况后,颇为感动,拿出50万资金扶持。这是郭文斌给哺育了他的这座城市的新的献礼。他动员两位大家落户银川的故事,听起来比小说还精彩。

6月,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央视启动,郭文斌出任文字统筹。

12月4日的《新消息报》以显要位置刊发消息《郭文斌高票当选宁夏作协主席》,报道的是宁夏作协七次代表大会。郭文斌成为继张贤亮、石舒清之后的第三任宁夏作协主席。

谈到新职务,他的思路仍然是方向,是阵地。因此,他积极争取中国作协把“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第一讲放在宁夏,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讲。铁凝主席的到来,让“文学之乡”品牌更加响亮。“文学是这里最好的庄稼,这里是文学最重要的粮仓”,让西海固的文学知名度更高,也让《朔方》办刊经费大幅度提高。

郭文斌说,新时代,需要文学走出小圈子,服务大生活,因此,要有大文学理念。为此,他继续沿着从2006年就明确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可用、愿用、常用、广用”的思路,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一边演讲,一边捐赠他的著作,达三百多万码洋。为此,他积极倡导文学干预生活,建立线上阅读群,走进听书时代,让文学尽可能方便受众,实现最大可能性。2020年疫情期间,他除过捐款捐物,还联系宁夏卫健委向援鄂医护人员捐赠有心理干预效果的著作《醒来》,大大缓解了白衣战士的精神压力。

农历、安详、乡愁的人类学价值

这次全球性疫情大爆发,让郭文斌的安详生活观再次受到全国性关注,他的文章,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或以整版的篇幅发表,或以重要位置推出,再次显示出他对人类命运的前瞻性认知,让农历、安详、乡愁的人类学价值格外引人注目。

1998年,郭文斌的散文集《空信封》出版发行,不到一年,两次重印。之后,创作进入爆发期,作品频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大刊,屡被转载,在全国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

2007年,对郭文斌来说,是具有生命分水岭的一年。这一年,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在获得“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之后,摘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名,在绍兴,他从鲁迅儿子周海婴先生的手中,接过烫金奖杯。

2011年,对郭文斌来说,是充满期望又倍感遗憾的一年。他的长篇小说《农历》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最后一轮投票中,以得票第七落选,但总算让宁夏作家在举国关注的“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实现了提名零突破,也为宁大校友争得荣誉。但他更看重的是读者的评价,十年十次重印,让他倍感欣慰。更让他欣慰的是,十年之后,文学史的编写者陈思和先生提议,在复旦大学为他召开研讨会,沉淀性肯定了这部作品。

我们一直关注着郭文斌的“行踪”。2018年,“60年感动宁夏人物”评选揭晓,郭文斌入选,实至名归。

郭文斌说,纷至沓来的荣誉和奖励,让他有些紧张,他之所以大面积向全国捐书,也有平衡这种紧张的成分。

在郭文斌的作品里,到处都是安详生活观的影子,他认为安详是人的生命本质,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安详意味着人活在一种内在的喜悦里,幸福感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最朴素最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并体会生命最大的快乐。郭文斌认为,每个人的安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安详。而安详,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生命力。

“茅盾文学奖”提名后,许多读者都期待郭文斌的新作,但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他谢绝了众多出版机构的高酬约稿和盈利性活动,暂停创作,全身心投入安详生活观的传播和公益事业里。在全国各地发起公益性“寻找安详”小课堂,帮助了许多抑郁症患者、失足青少年和破碎家庭。

有人说,郭文斌的小说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用美的眼神、用感恩的心体量生活,然后再用诗意的语言将安详种进读者心中,感化读者,是郭文斌创作的根本。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堡子里,让温暖成为他文字的底色。他的创作是对小说、散文、诗歌及民间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又处处体现着哲学的思辨性。

一片不足两指宽的薄纸片,姓名地址是直接打印上去然后复印出来的,一张A4纸张大概可以制作三十张这样的“名片”,他用这样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谦逊,也传递着环保理念。很多时候,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埋头泥土耕耘劳作的农人,在一言一行中演绎着安详的真谛。

“安详是无条件的快乐;安详是一条离家最近的路,又是家本身;安详既是生命的方向,也是生命的目的。”这是郭文斌《寻找安详》中话,是他独特的生命体悟。波澜不惊的文字,如灯塔一般,指引无数迷失自我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回归生命的本真。

教育要唤醒人的本性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印证了郭文斌教育理念的前瞻性。正是这种前瞻性,让他加盟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师德培训课程,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骨干授课。他说,中国古人的教育是整体性教育,它注重道、学、术、技的全面建设,注重心性、道德、知识、技能的全面开发,它特别注重正确价值观导向下的认知方式训练和行为模式养成。它的次第是开发智慧、教授德行、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它从开发智慧入手,从形成功夫落脚。在认知方式上,不同于西方的物性认知、印度的神性认知,而是中国的中性认知。它通过一贯性的中性认知方式训练,让受教育者形成和谐价值观和礼乐行为模式。因此,它特别强调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让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并行成长。时间段: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慧。境界面:物我、身我、情我、德我、本我。进站口是人的解放,出站口是人的幸福。始发于唤醒本性,终止于保持本性。

他说,大学要培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人”。要成就这个“大”,孝亲尊师是根基。他说,当代大学生要站在人类高度立志,要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公益精神。要特别培养感受力、判断力、行动力、持久力、反省力,尤其要培养反污染能力。

作为宁夏大学客座教授,郭文斌积极推动宁大中文系与宁夏作协、银川市文联深度合作。

(金海艳 封宏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