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心有千千结 三尺讲台育桃李——1986级硕士史清华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04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从乡野田间的“坏”小子成长为高等学府的教授,这一路走来,身负父老乡亲的殷切期盼,他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般的赤诚,潜心研究“三农”问题;他牢记恩师的谆谆教诲,言必行、行必果,把学子当孩子,用爱赢得桃李芬芳。

史清华,1964年11月生,1989年毕业于原宁夏农学院农经系(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民行为与农村政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童年时代的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爬山与爬树的孩子。这可能是山里娃所特有的本事。我的爬山在大学期间还获得过班级比赛冠军。我爬树就象猴子一样,可以从一个树梢跨到另一个树梢。这一技能造就了我喜欢挑战自我。”史清华校友在其获奖专著《我的三十年》中回忆道。

有多少人,对自己寒微的出身讳莫如深,恨不得洗去农村生活烙印在自己身上的痕迹。然而生于农家,长于山野的史清华,不但没有因为出身而自惭形秽,还为自己能出生在视野广阔的田园而感到庆幸。

的确,环境造就人,成长在农村的孩子,没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阻隔视线,可以任由目光在四处流连,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奔跑,可以无限度地亲近大自然。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塑造出了史清华执着、灵活、坚韧的品格。

史清华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性淳朴善良,因为大字不识一个,免不了受人蒙骗。他们苦于自己目不识丁,因此十分期望和支持孩子们上学,莫做“睁眼瞎”。

在史清华考取原宁夏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后,母亲反对他读研,希望他工作然后帮助家里,但执着的他依旧选择了读研。为了让母亲同意自己的决定,他夸下海口:“给家里一个月10块钱,一年120块钱。”

这对当时的史清华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为学校给研究生的补贴,只够吃饭,根本存不了那么多钱。好在史清华的头脑很灵活,最终解决了危机。

“我导师王兴祥老师的好朋友,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厅农经副所长马英龙先生,是一位心地非常善良的长者。有一天,有点经商头脑的我到他办公室看到地上堆的全是书。我说马老师,你这么多书,我帮你卖了吧。他说行。我说把卖书的钱一半给你一半给我。至于我卖多少钱你别管,我卖一本书给你一半啊!我卖书一共收到3000多块钱,其中马老师的书是大头。按照约定,我给马老师去送钱,结果马老师分文不要。所以我一下子就在研究生期间通过帮人卖书赚了3000多块钱。我将这笔钱一分为三:一份用于自己生活补贴和兑现对母亲的承诺,一份用于同学朋友开销,一份存银行用于自己未来结婚用。”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史清华颇感自豪。要知道,那时候的3000元,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执着又灵活的品质,为史清华带来了很多类似的福运。而坚韧的品格也让史清华能屈能伸,造就了适应环境的强大能力。在回忆自己在宁夏读研究生的那段时间,他最先想到的是辣椒。

开学后,他初次来到宁夏,和一同从山西来宁夏读研的同学乔元朝去食堂打饭,没想到饭菜辣得他们泪流满面。只好把菜全部倒了,只吃米饭也辣得眼泪鼻涕直流。再换一份饭菜,还是辣的不得了。

“民以食为天”,在这样极度不适应的饮食环境下,来自晋东南不吃辣的史清华并没有被辣怕,也没有知难而退。他主动选择改变自己,迎难而上,入乡随俗,让自己适应环境。

“辣,辣,辣!是我对宁夏的第一印象,宁夏是个辣不死的地方。要适应宁夏的生活,必须进行转变。”史清华幽默地说道,宁夏的辣椒给他的并非是“下马威”,而是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发誓要学会吃辣椒。”史清华爽朗地说道。“所以说,我要拿辣出泪水这个方法改变自己,直到今天我吃辣椒的水平还是很高的”。

蒙田曾说:“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宁夏的辣椒虽然是对史清华生活上的一种考验,但是他从生活中得来的头脑告诉自己:“考验也是对自己真正的洗礼,必须接受当地的生活方式,不是你改变它,而是它改变你。你要树起志向来”。

就是这样的想法,也是他坚韧的品格使然,助力他在人生路上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史清华善于立足当下,以执着、灵活、坚韧的品格为基石,从不利的环境中汲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养分,扬长补短,脚踏实地,最终开拓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干一行爱一行

史清华考上大学时,原本中意于“果树”专业,却阴差阳错上了“农业经济”专业,一贯执着的他,多次要求调换专业未果后,他便“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完成学业。

经过多年的坚持,他干一行爱一行,热衷于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在他的身体因“车祸做过一次大手术,脾脏破裂被切,肺严重挫伤,肋骨断三”的严重情况下,他大义凛然道:“我不去谁去?尽管自己身体有些问题,但没有想更多,完成友谊与精神的传承当是我们这代中国农经学人的职责。”

最终,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挺着有伤的身体毅然决然地远赴西藏支教。史清华始终以农家调研为中心的学者自居,来到自然环境恶劣的西藏后也不放过走访藏家的机会。

他在讲学之余,与当地老师谈了想下乡调研的想法,希望他们给予支持与帮助,未曾想被他们果断拒绝,理由是“在林芝地区,一些藏民拥有一种‘法术’,一旦喝了他们提供的水后,若干年后就会死亡。”

这样的谣言初听的确有些吓人,但史清华凭着专业的敏感性,对谣言做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最终得出了“是藏民对昔日农奴制时代痛恨的结果。”胆大心细的史清华不迷信谣言,依然和爱徒商议好徒步访藏家。

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史清华尊重科学,热衷于科学研究,不轻信谣言,也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我,坚定立场,在他博士论文答辩时也可见一斑。

在读博期间,史清华两年半就写了两篇博士论文,第一篇有关“山西粮食增长、发展与安全问题研究”的博士论文完成时,导师通过了。但他为了自己长远的打算——农户行为研究梦,接着又写了一篇有关“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于是导师请了国内最优秀最严格的专家,让他接受挑战。结果在答辩的时候,专家拍桌子说史清华不对,而他却坚持说自己是对的,两人互拍桌子僵持不下,直到答辩委员会主席发话才停息。但最终事实证明,他当时的毕业论文的确是优秀,2001年,史清华博士以毕业论文为蓝本出版的专著《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获得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史清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勇于坚定自己的立场,敢于向权威说“不”的自信与胆量,都是值得科研人员学习的。正因为此,史清华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同一届研究生里面,第一个把博士论文写完;未等到毕业论文答辩,第一个出版了书;第一个拿到优秀博士论文。读博期间还第一个在农经论文大奖赛中,获了二等奖。

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做科研,史清华都体现出了科研人员必备的高水平高素质。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有关农户问题的研究专著11部;累计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

可以说,史清华在科研领域已硕果累累,同时也载誉颇丰,“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以晋黔浙三省2253个农户调查为例”一文发表在《管理世界》期刊上,获得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专著《中国农家行为研究》(2009)获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16),评奖委员会评语:是一部以微观农户研究入手来解读中国“三农”宏观变革的独特著作。专著《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获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2008,别名,杜润生奖)。同时这两部专著还分别是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的作品(2013和2009)。其多次获得所在单位的优秀或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荣获民盟上海交通大学“爱盟重教积极分子”。

为人师表,师生情深

史清华硕士毕业后,按照常规应当留在宁夏工作,但他最终选择离开宁夏,回到了家乡山西太原。这个决定本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却成了他20年来从未释怀的心结。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离开,有负于宽容大度的宁夏人。

在与导师王兴祥老师的一次通话中,史清华将内心的愧疚传达给了他,希望找机会回报,未曾想反而得到了导师的开解,“你今日取得的业绩同样给宁夏农学院增了光,是宁夏农学院的骄傲”。

导师的一番话,让史清华再一次体会到了西部人宽广的心胸、高远的眼光。他被自己导师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誓将终生以师从他而荣耀。然而,更为遗憾的是在导师力邀他重回母校时,师徒俩还没来得及相见,导师却溘然长逝,使彼此今生永无相会之时。

史清华心中的旧结未解又添新结,思绪万千,只能永留心间。好在他承袭了恩师的衣钵,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

在大学的4年里,史清华坚持做到了:每一学期开学,第一个到校,把随后而来的同学一个个接到学校;每一学期结束,把一个个同学送走,直到最后自己才离校。4年的坚持为他日后走上为人师表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杰出思想家陈寅洛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的就是思想要独立要自由,不能受太多限制,不能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是创新的温床,有独立的精神是创新的保证。史清华在他的执教生涯中做到了这一点。

在西藏支教期间,史清华不以偏概全,坚定地认为“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师”,在面对藏族学生水平差的事实时,他践行有教无类的思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史清华谈道:“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藏族学生,我采用了单独面对面的座谈方式,与学生共同寻找完成本门课结业的兴趣点与可能路径,让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写一篇有关自己家乡或家庭,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半田野调查半知识运用的小论文或小报告。”

当时班里39个人按照他传授的方式写出了涉及藏区民风民俗、生产与生活等十多个专题小报告,通过学生自己的简短演讲与史清华的简短点评,不少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史清华很是欣慰。初尝甜头的学生纷纷要求对报告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改。

“教学就是在这样一种互动过程中完成。”史清华总结道。

史清华不但擅长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还对待学生如自己的亲生孩子,无偿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大概一年在交大资助十多个学生,本科生一个人一年两三千块钱,也有研究生。我觉得就是要鼓励支持孩子们,在现在这个状态下,能给予孩子们一些支持,可能会更好。因为我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得到了很多发展。”史清华如是说。

这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举,正是来源于史清华导师的言传身教。“只要对你好,我就支持。老师们教导我的就是一定要从善处着眼。要想他人之好,给别人带来福利。最好是自己也有点福利,那是最好的。如果自己没有福利,对别人没有坏处,那也可以。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一生中承诺的事,就要恪守。”他说道。

史清华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生时代努力上进,让自己做到最好,让老师感到自豪;为人师表时,他又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力帮助学生。

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史清华也是一位严师,当发现他带的一个学生抄了比自己高一级师兄的论文,他毫不留情地告诫她,抄袭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起见,他也会要求学生外出时,一定要向他打招呼,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入学时一个承诺的信用检测。

史清华不囿于常规,以学生的悟性和动机为导向,因而选拔的博士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他已带出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近50名,已毕业的8名博士,3人的学位论文获上海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全国百优提名,开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先河。

直言不讳,谏母校改革创新

史清华对母校知之深、爱之切。他说,宁夏大学是一个好大学,也是能办好的大学,作为宁夏大学的毕业生,他相信宁大定会越走越好。对于如何将母校建设成为一流大学,他说要相信宁大人,未来会越来越好。

对于“双一流”大学的创建,史清华结合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谏言:一是老师们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相信自己的科研能力,积极主动不放弃。二是学校要鼓励老师和同学走向基层,做田园调查,采取合理的方式激发老师参与科研的积极能动性。三是加强内部合作、外部引进人才,共同推进发展。四是立志向上,走进农村,走进社区;从基层寻找问题,寻找答案,生活、科学融为一体。  

(陈力裴 金海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