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忆往昔岁月,释半载芳华——宁夏大学1981级校友马占鸿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12-22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这一路繁花绽放,是受名师指点,也是马占鸿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只有经年累月,砂粒才会变成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所以成功是属于有志之士的。如今的马占鸿,身在中国农业大学这座我国最高的农业学府殿堂,仍在把他的这些个人奋斗经历和教育理念不断地传输给他的学生们……

马占鸿,宁夏海原县人,198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农学院,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9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病系,师从曾士迈院士和肖悦岩教授;1997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师从裘维蕃院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流行学和宏观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在感恩中成长

“我经常关注宁夏大学的动态,浏览咱宁大的网页,看看你们都在做什么?前段时间我看宁大一批学子毕业了,倍很亲切,这种情怀是难以忘怀的,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占怀念道。

在宁夏大学求学任教时,马占鸿风华正茂。他在这里度过了大学美好的四年,那些记忆对他来说弥足珍贵。那四年,他收获了来自多位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国内知名昆虫专家王希蒙老师、有果树栽培学专家李玉鼎老师,还有教森林培育的赵一宇老师,植物病理学的田乃祥老师等,这些老师的潜心教诲在马占鸿看来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依然清晰在耳,鞭策自己在科研上,严谨真实,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学上,为人师表,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师生情谊是剪不断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这一辈子都是终身受益的。我到现在依然沿用我老师的教诲去教育我的学生。” 对于老师们的辛勤和悉心教导,马占鸿铭记在心。

滴水之恩,当以泉涌。宁夏大学这一代老师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的默默奉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马占鸿以今日之成就回报了母校,回报了社会。

“好自为之,善始善终,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当年高中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点亮了来自宁夏南部山区海原县蒿川乡的马占鸿,农村孩子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求学这条路上,他没有放弃。虽出生贫寒,但他从小就有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心志抱负。马占鸿把自己的哥哥、姐姐当成他学习的榜样,从而不断规范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马占鸿总是感恩自己遇到的一切,他觉得虽然自己出生条件差,但后天遇到的条件十分优渥。

大学期间,马占鸿利用闲暇时间勤工俭学,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几次运动会上买冰棍儿,那时候学校的领导都很支持。好几个校领导和老师专门到我跟前来买冰棍儿。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很渴,只是为了资助我、支持我、鼓励我。”勤工俭学得到了学校老师及领导的关怀与认可,也使得他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更加努力。

有些事转瞬即逝,如雨后的虹和流星;有些事却能够永恒,像朋友间的帮助,彼此的情谊。往事如烟,寒窗共读,惟情谊难忘,在宁大农学院的这四年,马占鸿收获了值得珍藏的同学情。他说:“同学情就像兄弟情,同学之间有过争吵,有过矛盾,而这些恰恰是非常有意思的和值得回味一生的美好记忆。”真挚的友谊之树并非总是色彩缤纷,而像那黄沙中生长的麻黄一样,没有水也蔚然成林,郁郁葱葱。“我们在宁夏的贺兰山、罗山,六盘山实习都住过很长时间,几个星期,我们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多次的课外植物学、土壤学、测量学、生态学、昆虫学、病理学等课程实习让马占鸿与同学间的友谊又升华了几分。

在相敬中授学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丰富的人生阅历让马占鸿在教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课堂上他们是我的学生,课下,他们是我的朋友;遇到问题和困难,他们又是我的孩子。”作为老师,他授予其所求,指导他们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头脑。作为朋友,空闲时间,他经常和学生待在一起,带学生游山玩水,去度假村体会农家乐,享受生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长辈,他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困难。马占鸿早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他说:“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知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根据他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讲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马占鸿认为,作为老师最主要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备的素养。“我在宁大农学院留校当助教时,田乃祥老师经常告诉我,‘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缸水’。” 马占鸿通过这种比喻强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太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如果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师生彼此相敬。马占鸿父爱式的关怀和朋友间的真诚深得学生青睐。教师节之际,学生更是幽默风趣,将他跟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捕捉到的瞬间制作成扑克牌,并把牌中的大王放上他的照片,有同学还把一沓沓自制的祝福卡片送到他到手上,马占鸿非常开心。

除了教书育人,马占鸿人生经历十分丰富。1997年9月至1999年6月,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广和研究员实验室做博士后;1999年至2002年,马占鸿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副主任、支部书记;2000年5月聘为中国农业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在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至2006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组组长、2006年至2012年任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期间于2007年2009年被学校派驻宁夏永宁县挂职任副县长。2012年8月至今,又被学校派驻开封市人民政府任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中国农业大学开封实验站常务副站长。他也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害流行学、宏观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负责人,第九、十、十一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及植物抗病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植物病害流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流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草学会草地植保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文化部全国信息共享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第22、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和农业部全国小麦锈病专家组成员等。

在砥砺中前行

虽然出生寒门,但马占鸿从小就努力学习。他说:“不好好学习就要回家放羊,而学习就要刻苦,就要会学,敢于钻研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马占鸿必做的事情就是温习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内容,直至自己可以不看书就能将它们在脑海里完整的梳理下来。

“我喜欢晚上在床上躺着回想今天一天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不用看书,就躺在床上想那些知识点。包括现在上班以后,晚上睡觉之前我还会想我今天一天干了哪些事,哪些是我做的有意义的。”马占鸿认为,善于总结才能砥砺前行,“回忆性学习法”非常重要,相当于我们在复习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

“我想这一点对我走到今天是有很大帮助的。”他肯定的点点头。

普德曼曾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今天,站在人生金字塔上的马占鸿,离不开这一习惯的支撑。

成功的路上必定布满荆棘,需要不懈奋斗才能披荆斩棘。从小从未接触英语的马占鸿却在报考研究生时遇到了一大难题,英语成为他考研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他说:“我们当时高中、初中阶段很少学英语,我1981年高考时,语文老师考前告诉我们,英语考试记住A、B、C、D四个选项只选其中之一,就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而我考试时想画哪个就画哪个,幸运的是我的高考英语好像是“画”了二十多分,而当时英语满分也只有50分”。

由于马占鸿的英语基础很差,大学期间他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离考研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是我的一道门槛,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攻克,买来的英语字典背一张撕一张,撕掉一本然后再买一本再撕再背,最后英语终于被攻克了。”

1991年马占鸿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1992年被著名植物病害流行学家曾士迈院士收为门下,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学习。因为考研成绩突出,且硕士期间成绩优异,两年时间拿到了硕士学位。1995年提前攻博后,他又成为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裘维蕃院士的弟子。研究生的5年,从两位恩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他说“曾先生常告戒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裘先生则教导我,名利如烟云,事业足千秋”。硕士阶段,他对曾士迈院士提出的可操作性的“相对寄生适合度”概念进行了成功验证。博士阶段,他首次发现了蚜虫传播植物病毒时口针前端存在着病毒识别的“附着位点”。

这一路繁花绽放,是受名师指点,也是马占鸿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只有经年累月,砂粒才会变成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所以成功是属于有志之士的。

马占鸿的研究方向是植物病害流行学,宏观植物病理学,应用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农作物重大病害的成灾机理、预警测报和宏观治理对策。在近3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他主讲过本科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保护概论》、《植保科学进展专题》,研究生的《植病流行学》、《宏观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生物安全》等多门课程,主持过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他教过的本科生逾千人,培养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九十多位,他们中许多已成为植保行业的业务骨干和高层管理者。马占鸿个人也在不断的耕耘中收获了不少殊荣。1996年,他获得了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98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1年获农业部《高等农业教育》优秀论文奖1项;200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年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2004年被中国农业大学评为 “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11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植病流行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201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5年获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和大北农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项,2016年再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和中国植保学会植保科技一等奖各1项;2015、2017年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名师”; 在《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病毒学报》、《生物数学学报》、《Phytopathology》、《Plant Disease》、《Plant Pathology》、《Eur J Plant Pathol》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17部,获专利9项,国家行业标准1项。

在谈及自己的科研事业时,马占鸿说:“兴趣使然。曾经在恩师田乃祥老师带领下我在泾源县做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考察期间,那是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没想到会有如此漂亮的微生物,那都是我们平时看不见的,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的、有生命的东西,当时一下激起了我的兴趣。”

“除了在遥感技术监测植物病害等宏观方面的研究,马占鸿还跟他在美国的师兄骆勇一起把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之中,并在国内首创了“分子植物病害流行学”新学科,提出了分子病情指数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植物病害的早期分子检测和诊断技术体系”。马占鸿说:“就遥感技术本身而言,在国际上很早就有人做了,但是用到植物病害这一层面还是比较少的。比如说昆虫、沙漠、洪涝灾害,包括粮食的估产等在使用遥感方面就已经做了很多了,但我们使用这项技术监测植物病害还是第一家。”

除了在遥感技术监测植物病害等宏观方面的研究,马占鸿还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到他的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之中,并在国内首创了“分子植物病害流行学”新学科,提出了分子病情指数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植物病害的早期分子检测和诊断技术体系。他也用信息技术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明确了我国小麦条锈病的越冬、越夏区域,为这一病害在我国的分区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他还是国内第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和监控的人。在品种混种防治小麦条锈病等植物病害机理方面,他提出了“优势小种抑制”学说,并被试验所证实。

20多个国家的出国交流、学习经历也让他在不断地自我认识中前行。德国波恩大学、瑞典农业大学、日本弘前大学等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的讲台上都曾留下他的身影,在他看来,出国有三大利好。第一点,出国可以了解国际同行者的研究情况。通过合作把我国研究与他国研究置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第二点,我国研究成果,需要与国际同行交流,让外国人也了解中国的科研现状,彼此互相学习、进步;第三点,可以提高外语水平。

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马占鸿的吃苦好学,来自父母的衷心教诲和恩师们的以身作则,所以他在传承良好风尚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自己的女儿和学生。他的“潜教育”化进女儿的血肉里,时刻提醒她如何要求自己。他自豪而又感慨地说:“我觉得我女儿很优秀。”

马占鸿平时科研很忙,但依然坚持出书。“《植病流行学》全国统编教材是我主编的,这个工作都是我利用周末、节假日和晚上完成的。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我的女儿。有的时候她觉得我太辛苦了,就会给我送一杯水过来,提醒我早点休息。我会告诉她今天的事情必须完成,他就陪在我的身边。”马占鸿强调,父母要注意子女的教育问题,要身体力行,首先要自己做得非常好,让子女佩服。马老师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是他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学习要靠你自己,独立要靠你自己,做事先做人,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这是马占鸿的父母常常给他讲的。他们以身作则去教育他。而今是他传承父母的教育方式,影响他的女儿和学生,让她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

马占鸿还强调,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地环境中去锻炼,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这才是对孩子们、学生们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这是马占鸿在教育子女和学生上坚持的态度。

如今,身在中国农业大学这座我国最高农业学府殿堂,马占鸿仍在把他的这些个人奋斗经历和教育理念不断地传输给他的学生们……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夏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