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王静芳: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信息来源:宁夏大学北京校友会微信公众平台 发布日期:2017-11-06 浏览次数:

27年前,快要进入而立之年的王静芳离开了宁夏。对于宁夏人而言,她不过是从宁夏的电视荧屏上“跳”到了北京的电视荧屏上,熟悉她的人,虽然每天依旧能在电视上看到她,但却不是在宁夏的屏幕上,而是在央视的屏幕上。但是对于一个追求事业的女性,从主持人到制片人,这20多年,却是王静芳熬至滴水成珠的岁月。

20岁进入电视台

现在的王静芳是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国际频道的一名制片人,目前正在忙着百集大型系列片《客家人的足迹》的拍摄录制。之前《中国新闻》、《海峡两岸》、《中国新闻财经报道》、《台商故事》、《华人世界》,以及每年一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的《海峡两岸知识大赛》,真人秀节目《奔跑的课堂》、《两岸及港澳大学辩论赛》、《全球华人辩论大会》等等都是由她一手创办和负责的。这个优秀的制片人事业的起点是宁夏广播电视台,最早的播音员之一。

1980年,宁夏电视台的各项事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电视播音员这一特殊岗位的人才需要纳入时任领导的面前,于是他们开始首先在全区的高校里挑选人才,即将从宁夏师范专科音乐系毕业的王静芳有幸被选中。那个时候,广播电视行业还不像今天这么普及,在王静芳看来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但就是那次的面试,让王静芳对电视台的工作更加充满了向往,不久,通过面试、录音、录像等等,一路过关斩将,王静芳从近千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了宁夏电视台,那年她20岁。

上个世纪80年代,宁夏电视台刚刚开始自办新闻节目,王静芳荣幸的成为了宁夏电视台第一个出图像的电视播音员。她说,记得第一次录《宁夏新闻》,节目只有10分钟却录了半个多小时,她坐在演播室里往外一看,黑压压的一片台长、主任等很多同事都来了,大家都隔着玻璃窗在看着她,虽然紧张,但很荣耀。

在宁夏电视台时,她每天只需半天时间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工作安逸而悠闲,为此王静芳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有关播音主持的专业论文,有些论文还荣获国家级论文奖,除此之外,她还和台里的记者们一起下乡采访,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无形中能力得到了一个历练和提升。

1991年,中央电视台顺应国家对外宣传的决策,组建第四套国际频道,已经30岁的王静芳心里起了波澜。

此时的王静芳已经是宁夏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在众人的眼中,她不仅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且有了可爱的女儿……几番斗争之下,王静芳选择离开家乡,离开了宁夏。

转战北京,背水一战

来到央视四套国际频道,王静芳依旧从事主持人的工作——主持《中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国新闻》的前身)。一声“亲爱的观众朋友,晚上好!”开启了她在北京工作的20多年。

王静芳对第一次主持《中国新闻》记得格外清晰。1992年10月2日,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国庆节的假日氛围中,她已经开始了忙碌,因为晚上她就要与全国观众见面了。那时的主持人还没有专门的化妆师,王静芳把自己关在主持人办公室,对镜理红妆,忙乎了一个多小时才敢座到镜头前。

王静芳这样评价自己:看着很文静其实不安静。她说人生最大的烦恼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停止、麻木和徘徊,就好比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无论什么方向都将是逆风。于是她瞄准了自己的方向,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在宁夏工作时她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能量没有释放出来,即使到了北京她仍觉得有股子劲儿在憋着必须释放出来。

就这样,王静芳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重新开启了事业之门。她尽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别人眼中的“辛苦”是她眼中的“充实”别人眼中的“不值”,是她眼中的“机会”。她在不断地付出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和能力,于是,她又有了新的目标,作为主持人,王静芳不满足于坐在演播室念别人的稿子,她要走出演播室,走到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就这样没几年她又从播音主持变身成了出镜记者。这次她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经常为了写出一篇好的稿子,做出一个好的节目,熬夜加班是常事,最高纪录是连续六天六夜不睡觉。有一次她一天做了7条新闻,其中有三四条是她在现场一口气串下的,那时同事都戏称她是“王七条”,在很长时间这个成绩都没人能超过。由她主持的《中国新闻》在几年时间里,一直名列全台栏目收视前六名。她说,当你用眼睛看世界时,世界就很小,以心看世界,世界就很大,当你乐在其中时就不会觉得累。

拼命的工作,一是心之所向,二是“迫不得已”,因为王静芳太想孩子了,只能用工作去占据思念。王静芳离开宁夏时,女儿才5岁。那时候通讯工具还不发达,她一周才能往宁夏家里打一个电话,经常是拿起电话就已是满脸的泪水,孩子的哭声在电话里传来,她的心都要碎了。为了能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些,她唯一的做法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王静芳是一个地道的宁夏人,凡是跟宁夏沾边的事她都想尽办法去做。也许是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的,她对黄河,对宁夏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1994年,王静芳组织策划拍摄了31集大型电视系列片《黄河行》,仅在宁夏就拍摄了五集,以后凡是有机会她就到宁夏采访拍摄,宣传宁夏。

此时,王静芳的事业上也有了一个转折,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从主持人到制片人

或许就是因为《黄河行》这部纪录片,让王静芳很快就适应了制片人这样一个角色。1998年她创办了第一个对外宣传的财经节目《中国新闻财经报道》,自此就像一个停不住的陀螺,包括节假日都在工作着。

为了弥补对孩子的歉疚,2001年,女儿已上高中,面临着接下来的高考,王静芳果断地由新闻第一线转到了专题部门,这样她可以不用经常出差,终于有时间陪女儿了。

2002年由王静芳担任总制片人总导演的海峡两岸知识大赛,在北京成功举办,收到海内外观众的普遍好评,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和有益的一个纽带,目前,海峡两岸知识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成为中央电视台与台湾中天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得到了时任国家领导人李长春的表扬,国务院台湾办公室授予她两岸文化交流使者的称号。

第一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举办时,台湾的综艺节目是最热闹的时期,如何避免知识大赛一问一答的简单生硬,制作有别于一般知识竞赛的节目呢?王静芳带领编导团队可谓煞费苦心,和“创新”较上劲。大陆赛场共录制了7场比赛,期期都不同,有明星唱出赛题的,有小品里面隐藏赛题的,有相声演员表演出赛题的,有利用电影片段出题的,有乐队演奏出赛题的……节目录制制作完成以后交给中心领导审看时,隔着长长的走廊王静芳就听到了领导在看节目时爽朗的笑声。王静芳知道这个节目成功了。

从播音员到制片人,从台前到幕后,到一个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个过程,王静芳舍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人生阅历也因此变得饱满。王静芳说:“生活只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做别人的配角,也可以选择做自己的主角。我只是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