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者风范 > 正文

宁夏人--蒋振国 蒋振邦 大学里的“哥俩好”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30 浏览次数:

一个是宁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几十年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科研教育事业;一个是宁夏大学编审,大半生都从事着编辑、文学创作活动。他们就是同在宁夏大学工作的两兄弟蒋振国和蒋振邦。在大学里,他们被大家称作大学里的“哥俩好”,几十载的相濡以沫,相互帮助,让一段兄弟情熠熠生辉,无比动人。本报记者靳毅

相互扶持哥俩都是高材生

家里四个孩子中振国与振邦的关系最为要好,每每振邦忆及哥哥振国对自己的爱护与关怀时,总是要对别人说,“要不是哥哥在关键时刻对我的支持,恐怕我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家中条件艰苦,父母严令正在读书的振邦回家学木匠,挣钱以补贴家用。当时已读高二的哥哥振国得知消息后,急速回到家中硬是说服父母,再次将振邦拉回到了学校。读高中时,家中四个孩子的学费让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增加了经济负担,面对父母对自己学业的阻拦,振邦几次选择辍学,想以此减轻家中负担。但在哥哥振国看来,不读书以后便没有出路。一次次,振国为了弟弟和父母争辩,将即将辍学打工的振邦重新送回学校,直至振邦考上大学进行深造。

1958年宁夏有了自办大学,哥哥振国辞去中学教师工作,毅然到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前身)学习。此时在中文系学习的蒋振邦,酷爱文学,因在当时的《银川报》上发表了几首小诗,更加激发了他创作热情。面对弟弟的“作家梦”,哥哥振国大加赞赏,并时常鼓励弟弟创作。兄弟俩不仅在学业上相互鼓励,在生活上更是相互照顾,即使哥哥被公派到北京大学深造期间,哥俩也以频繁的书信寄托着相互的关心和鼓舞。最终,兄弟俩都以优异成绩毕业,弟弟振邦初被分配到平罗县委宣传部,后调任宁大编辑部;哥哥振国也由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宁夏大学任教。一时间,家里出了两个“文化人”,让兄弟俩成了全家人的骄傲。而两兄弟也从此一同在宁夏大学,将青春奉献给了各自热爱的事业。

你追我赶发挥余热小有所成

除了相互关爱外,兄弟俩之间似乎也有着一种默契,始终在各自的爱好领域中你追我赶着。振国今年79岁,比振邦年长3岁半,可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弟弟,这大概与他爱好文体活动有关,容颜总显得年轻。由于热爱体育,虽已年过花甲,但振国依旧是学校运动会中老年百米第一名。退休后的振国成为西夏区文体活动的领头雁,20多年来把老年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有时翩翩起舞还不能尽兴,虽无诗人头衔,却不时诗兴大发,常有诗作在老友中传诵,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着老人们。弟弟振邦也不落下,激情在不断地创作中继续延伸。1982年初和文友合作创作了电视剧本《喜从何来》,到当年10月宁夏电视台录制完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后短篇小说《春风》《沙枣花香五月天》《酒未醉人人自醉》等,也相继被《朔方》郑重推荐给读者。而《编辑论道》一书的出版亦填补了宁夏作者还未出版过此类书籍的空白,也是他从事编辑事业30年的心血与实践的结晶。几十年来振邦的文学作品与论文在全国及自治区获奖10余次。2003年11月3日,振邦接到中国作家协会来函:“蒋振邦同志:您好!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已于10月22日批准您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向您表示祝贺。”手捧这封“迟到”的祝贺信,振邦激动不已,尽管欣喜中带着些酸楚,但如愿以偿的快慰使他觉得一生的追求是值得的,总算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

几十载风雨共济,让两位老人的兄弟情谊愈加浓厚,如今两人都已是耄耋之年,仍然互相勉励。正如弟弟振邦所说,“有个知心的兄弟,让我们都格外幸运,不知老之将至,但愿我们哥俩生活得更加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