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投身哲学,三尺讲台尽天职——郑召利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18 浏览次数:

编者按:道阻漫漫,三尺讲台丈量一生。投身哲学这门智慧之学,郑召利在自己的人生中收获了从容不迫。他走上三尺讲台,把奉献作为天职,将所学所得尽情播撒,成就万千学子。

郑召利,1960年12月出生,祖籍山东邹城。曾在原宁夏大学任教,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于面向社会的国学教育与推广工作。主要著作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发表论文50余篇。2012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6年被评为复旦大学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走上讲台,亦师亦友,如鱼得水

“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了很多的学生并被学生认同,这是我从教多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郑召利坦言,“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跟学生在一起,离开了学生我们就毫无价值。”

1982年大学一毕业,郑召利就来到宁夏大学任教。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的时间。于他而言,宁夏大学这方乐土,既是教学生涯的起步,又有许多专属于他青年时代色彩缤纷的回忆。

从1958年宁夏大学建校伊始,许多由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的老教师奔赴宁夏教书育人,这种不计报酬,无私地将一生奉献于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精神深深感召着郑召利,以及那些与他一同入校的青年教师们。

带着这种火热的感动,郑召利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他所热爱的教学工作中。郑召利本身就是刚恢复高考后的78级大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那时的他,与学生们年纪相仿,在集体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授课之余也总相约一起打篮球、踢足球,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有位中文系的大四学生,临近毕业时请他在笔记本上写留言。郑召利留言后,也将自己的笔记本递了过去。那位中文系毕业生接过本子后,提笔就写下了“亦师亦友”四个字,用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郑召利笑言:“‘亦师亦友’是学生们对我最珍贵的褒奖了。”

谈及彼时的学生,郑召利就停不下来了,他兴高采烈地向记者讲述了一则趣事。两年前原宁夏大学中文系84级同学聚会,他应邀赴约。同学会上,大家一同追忆往昔,在他们强烈要求下,郑召利老师时隔多年再一次诵读了《再别康桥》,听得大家感慨万分,还录了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原来,当年他们上课时,这位教哲学的郑老师,就酷爱在他们这群学中文的学生面前朗读诗歌,其中《再别康桥》就是最喜爱朗诵的诗歌作品之一。

在郑召利看来,哲学与诗歌是密不可分的,哲理是诗歌的至高境界,哲学也在诗中找到了最美的表达。由于从小的环境熏陶,郑召利一直酷爱朗诵。多年间,他坚持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诵与哲学相关的诗歌,带给学生更深的启迪。每逢此时,大家都屏息凝神,为他的朗读深深沉醉。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他用诗歌的美涤荡同学们的胸怀,浸润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人文精神成为支撑心灵的慰藉,也在向内心回归,抒发自我。

初到宁夏大学执教时,面对着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他总喜欢待在屋子里,用毛笔在报纸上抄写诗词用以消遣,手边经常会有专门用来写字的小本子。他潇洒飘逸的板书也给课堂增添了几分活力,让他的课别具韵味。现在,他还是常常在微信朋友圈放诗歌美文、励志名言,配上自己的书法作品,带给学生正能量,在点滴中践行自己的育人理念。

“他像是一个‘文艺中年’,但从他的谈吐中我却又总能感受到一种不经意的睿智与潇洒。” 熟悉的同学都这样评价郑召利。他十分注重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开展教学育人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创作与传递,让学生体会到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大道相通。

这个“文艺多面手”在教学中也从不怠慢,攒足了劲。课前,他总是反复修改自己的课件,精益求精。每次上课他都提前到达教室,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课堂的每一分钟,每一次课都像初登讲台一样兴奋。课上,他总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名家名言、诗词歌赋随处信手拈来。他时而引用西方著名哲学家的话语,时而感情充沛地吟诵中国诗词歌赋,同时结合丰富的生活经历将哲学问题与现实紧密联系,让学生大饱耳福、大呼过瘾,课堂气氛极其活跃。他扎实的中西哲学功底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雄辩恣肆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讲解,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我一直不把哲学导论这门课定位在知识传授上,更多的引发学生对哲学问题,尤其是人生问题的思考。”“老师也要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我更愿把学生当成一起寻找路标的同行者。” 对于教学,郑召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特别鼓励学生和他一起讨论问题,他尊重不同性格的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课下他总是走到学生中间,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术和生活中的问题。很多学生羞于在课堂上提自认为无知的问题,郑召利总是想尽办法消除学生的胆怯,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哪怕是非常细小的问题,他也会诚恳地给出解答和建议。

繁忙的工作之余,郑召利也总要抽出时间和学生聚餐,有时还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和他们畅聊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与快乐。对于学习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同学,他总是结合自身经历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此外,郑召利非常重视学生工作在学生教育引导中的重要作用,他积极建设各类哲学学院实践基地,利用自己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各类实习和就业平台。

“郑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似懂非懂中我开始喜欢上这热爱智慧的学科。”“郑老师为人亲切和善,在指导学业之余也关注着每位学生的成长,总是风趣幽默地‘投食’导师组成员,使我们得以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在毕业走上社会之际,郑老师长期以来关于人生的诸多教诲给了我很多启发。希望自己能够如郑老师所赠的书法作品中所祝愿的那样,如晨光般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恩,是对郑召利最崇高的敬意。

在宁夏大学的任教经历,郑召利至今都津津乐道、念念不忘。那是一种如鱼得水的欢畅愉悦感。这种讲台上的状态,自宁夏大学而始,延续至郑召利的整个任教生涯。

智慧之学,教我们从容不迫

“哲学是一种理论,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不断的审视中寻求更有价值的生活。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对世界、对当下的时代负责。生活中,我们必然会遇到阻障、挫折和困惑,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坚持理想,相信未来。”郑召利常常这样语重心长地教诲学生。

教育和哲学,是郑召利人生中彼此交割印证的两条主线。由教育方法谈论至哲学这门学科时,“多读、多思”是郑召利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他说,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在书中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先贤进行对话与交流,汲取智慧。而老师要做的就是“聚能思者共思”,教会学生思考。郑召利认为,“哲学是发现人性的第三只眼”,“读”与“思”便是开启这第三只名为智慧之眼的两把秘匙。他引导学生阅读名家经典,增长见识,扩大胸怀,涵养精神,改变气质。他提倡关注现实,“在不疑处有疑”,在常识的根基处思考问题,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提升人生境界。他认为,哲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真正掌握哲学智慧,不仅需要深思明辨的理性,还需要体会真切的情感,更需要丰富的阅历。随着生命的成长,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

郑召利不仅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也非常注重在专业课堂外传播哲学知识与哲学精神,经常受邀开展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他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不求把每个学生变成哲学家,但求让更多人多一份哲学的视角和关切,成为独立思考者和精神贵族。

“学哲学的人,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采访中,从容不迫的郑召利侃侃而谈,将学生记者印象中“抽象难懂”的哲学解说得平白易懂之余,又格外生趣。由此,他们不禁追问起了学哲学该怎样选书的问题。郑召利听了,风趣地卖起了关子:“人生不就像是一本大书吗?”调侃两句后,郑召利便再无藏私。“要多读经典,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就是一部哲学史。人生短促,时间有限,深入阅读,触类旁通。”他认为,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就是因为生活中离不开哲学。也许,平时人们不会天天思考生活的意义这类话题,但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譬如:疾病、灾害和死亡。通过哲学的阅读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强化我们的内心,用智慧的力量应对生活中的大问题。

在郑召利眼里,哲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与时代有着最本质的联系。近十年来,郑召利一直在推广国学的社会教育,致力于结合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他抱有敏锐活泼的问题意识与深切通达的现实关怀,孜孜不倦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要让国学中的精髓走入校园、走进课堂,让更多学子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生活中。他提倡国学与博雅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未来,毋庸置疑,在物质浪漫时代背景下,促使精神浪漫也成为当下生活的主题,他的探索是有担当的。

岁月悠悠,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数十载后,郑召利深知天变道亦变。时代不同了,师道也会随着世道变化而改变内涵。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已然没有老一辈人的学习热情,可郑召利一语中的:“学生在转变,我们亦需与时俱进。”“高校培养学生,学业当然是放在第一位的,但要力求全面发展,尤其不仅传授知识,更主要是教会做人,这不仅对学生而言,也是对老师们的一个要求。”郑召利说,新的时代条件,学生的成长环境在改变,个人素质在改变,个性化愈加显露,教师也应该适当转换自己的视角,调整教学方式。

自1982年开始执教,时至今日,郑召利已经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毕业后走向各种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与精英,或许正如他所说,“教师是我的天命和天职”。

采访最后,郑召利以充沛的感情对这方自己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校园及莘莘学子深情寄语:“我在宁大做了十几年老师,现在作为校友,是一种荣幸。希望宁大学子坚持学生本务,认真读书;坚持人生理想,立志成才。衷心祝愿宁夏大学今后越办越好,办出特色,办成一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深研智慧之学,养从容不迫之达观。道阻且长,以三尺讲台丈量一生,对快乐与收获念念不忘,对困难与艰苦甘之如饴。这,便是笔者眼中的郑召利。笔者相信,这也是万千学子眼中的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