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书法篆刻摄影,柴建方情之所系 ——1964级柴建方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在飘香的翰墨间、一笔一划的刀刻下,以及光与影的结合中,柴建方由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成就非凡的艺术家。宁夏长河大漠的热土,不仅诱发了他的诗意与灵性,帮助他在艺术创作上塑造了别树一帜的风格,也陶冶了他的情操,赋予了他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一腔热忱。于是,他由塞上一鸣惊人,将自己的作品传播至省外、国外,直至蜚声国际。

柴建方,字寒柏,1943年生,河南郸城人,1968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美术师,宁夏书画院原副院长。中国文联“百杰书法家”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情之所系,书法篆刻摄影

1964年,进入宁夏大学中文系求学的柴建方邂逅了摄影这门艺术。自此,柴建方人生中须臾不离左右,伴他从青少年走过,直至而今古稀的三大瑰宝中的最后一件,便与书法、篆刻聚齐,此后便是情系一生,再无动摇。“我小学时练书法,在青铜峡中学喜欢上了篆刻,到宁大了又喜欢上摄影。”在宁夏文化馆的柴建方书法篆刻摄影展览中,环顾着四周自己心爱的作品,柴建方向笔者慢慢回忆,娓娓道来。

柴建方祖籍河南,出生在豫东大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农家。不过,家境的普通没能阻挡他对书法的热爱,受中原浓郁的传统文化环境熏陶,他从小学起就开始临帖写大楷。每日笔耕不辍,至今已六十余年。即使现在因为上了年纪而力有不逮,少临帖而多读帖,但亲身上手也从未间断。1958年春天,在支援大西北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柴建方随父母迁居来宁,就读于青铜峡中学,并从初一开始重新读起。这时候,他热爱上了篆刻,在一笔一划、一刀一刻之间乐此不疲。1964年进入宁大中文系后,柴建方经常去阅览室借阅书法篆刻方面的参考读物。偶然间,他接触到了一些画报,然后便因为那些人像、风光而倍受触动,转眼就迷上了摄影这门在作品中陈设光与影的艺术。不过,那时候条件艰苦,寻常人怎购置得起相机这种奢侈品?于是,在连一部相机也无的情况下,柴建方开始自学有关摄影的理论知识。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1968年大学毕业,柴建方被分配到永宁县广播站。因为要从事新闻报道,他主动向领导提出购买相机。“领导问,你会吗?我说我自学的,还行!领导说你打报告吧,然后就批了。”回忆起50年前的场景,柴建方仍是一副开心极了的模样。有了照相机,柴建方理论联系实际,从1970年开始他就在《宁夏日报》上发表新闻照片了。后来,他又参加《宁夏日报》摄影学习班,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摄影培训教育。此后,他的摄影作品和文字稿件不断见诸报端,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

1972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宁夏成立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柴建方被抽调到办公室负责书法、摄影方面的创作、征集和展览。这一工作使得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结识了胡公石、罗雪樵等一大批书法、篆刻名家,也得到了诸多名家,尤其是胡公石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柴建方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并且,很快他就有所建树。1973年,在书画界朋友的支持下柴建方组织举办了首届宁夏书法展览,开创一时先河。1975年,因在摄影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柴建方被调到宁夏新闻图片社,成为名副其实的摄影记者。197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柴建方与另外几名志同道合者一同发起成立银川地区书法篆刻业余研究小组,并于1980年发起成立宁夏书法家协会,这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比中国书协的成立还要早一年。对此,胡公石曾评说:“他(柴建方)能首倡宁夏书法篆刻展览,实在难能可贵。……他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繁荣宁夏书法篆刻事业奔走呼吁,矢志不渝,是有汗马功劳的。”

回忆起这一阶段的艺术创作,柴建方为我们讲了几件至今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次,他到固原采访事毕,突遇漫天大雪,在裹衣前行之际突然脑中有灵光闪过:这岂不是前往六盘山拍摄雪景的最佳时机?于是哪管道滑危险,买了一张去往隆德的车票就出发了,中途路经荒无人烟的六盘山道,在满车人不解的目送中他兴致盎然的下了车。不过,虽然山中景致大美,奈何雾气氤氲,始终缭绕在眼前、镜头前,并非摄影的好时机。柴建方无奈下,只能继续踏雪攀登,以期峰顶景致无有大雾遮蔽阻挡。

世间美好事物,达成之前总多波折。柴建方一路摔跌攀至山顶,却见雾气非但不消散,反而是更浓密了。他有些无奈,只能折返山腰,然后再向山下溜达。如此这般,他在这山中来来往往、上上下下,折腾至当天晚上,才最终得偿所愿,用自己的镜头收获了一张满意的作品。满意之余,柴建方这才在半道上拦下一辆过路车,来到一家乡村路边上的车马店,然后等到第二天搭上回城的车,再次进食吃饭,他已经饿了整整一天半。

饿肚子一天半,比起翻车事故,那又不算一回事了。平凉崆峒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里举办影展,柴建方自然是主动请命前往报道,高兴的不得了。不过,当时交通状况不比今天,他到固原以后搭了一辆三轮蹦子,由一名固原地方的宣传干事陪同着,一道前往平凉。去时开开心心,柴建方拍了好些照片,收获极大,同去的人还给家里买了一口大铝盆,把它放在车上便踏上了返程。不过,此时天公不作美,三轮蹦子只得顶风冒雨飞奔前行,坐在车上的司机、柴建方与宣传干事三人,却殊不知一场惊险的祸患就在前方等着他们。山道上,两侧沟壑纵横,三轮蹦子突然刹车失灵,呼啸着便往不知多深的山沟里冲了过去。用现在柴建方的话说,那就是“我想我是不是要报销在这个地方了?”就在这时,嘣得一声巨响。原来,就在车子冲下山沟之际,被路边一棵大树顶了回去。回忆起当时翻车的场景,柴建方说他现在还是历历在目,“这么一甩,往前一闹,我的头就那么一低,铝盆子就从背后‘嗖’得一声飞出去了。要是没有低头,我的脑袋估计就被削掉了……然后,我被凌空甩到了马路上,我就听有人一直在喊‘柴老师、柴老师……’,过了好半天我才醒过来。慢慢的,我才发现自己是躺在马路上的泥水里。我再一看,司机和宣传干事两个人的脸上都流着血。我说我们三个都没死啊,哎呦行啊……”柴建方回忆道。

为了书法篆刻摄影,柴建方很是遭了几番磨难。不过,源自内心深处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立足塞上,扬名中外

柴建方校友不仅是宁夏书法篆刻组织的主要发起人和奠基者,他本人在这两门艺术上的造诣也卓尔不凡。当然,这些艺术成就并非一日而成。柴建方自知于书法篆刻而言,以前只是兴趣爱好,便日复一日的更加刻苦用功的研习起了各种字体、读物。当然,他心中始终秉承有自己的主张,那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前人的书艺也要大胆创新,突破藩篱,“师古不泥,具其形而传其神”。他博观约取,融会贯通,尊法而入,破法而出,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1986年5月,柴建方调到宁夏书画院任副院长兼书法篆刻创研室主任,标志着他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中正式步入专业领域高度。立足塞上,柴建方在促进宁夏书画事业蓬勃向前的同时,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主动走出大西北,到北京、上海、南京、郑州、西安、兰州等地,与沙孟海、林散之等一大批书法名家进行笔会交流,切磋增长技艺。

于书法一道,柴建方擅行草篆隶诸体,他的书作体势开张,笔力豪放,有着一种浓郁的大西北雄浑强健之气。正如专家所云:“柴建方的书法如汉魏辞章,抱骨含风,慷慨多气,能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兴奋和共鸣”。篆刻方面,柴建方擅为白文,喜用冲刀,风格独特,别树一帜。在其印作中,或可见到秦汉玺印的古拙,钟鼎铭记的浑朴,或可见到纯丁、叔孺的奇崛和白石老人的凌厉。1988年,柴建方发起成立了贺兰印社。1989年国庆期间,柴建方举办了他本人首个书法篆刻摄影展览,被北京、上海等地许多媒体关注报道,并借宁夏书画院进京展出之际,他还把个展精品带到了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很大轰动。1990年,柴建方应邀前往西安、郑州两地举办个展,甚至登上当时《河南日报》头版,成功在家乡扩大了知名度。1991年,柴建方出版了专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法集,并且收到日本邀约前往展出作品。自此,柴建方携其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书展、全国中青年书展、全国篆刻展、全国刻字展、全国书法名家展及国际性书展数十次,先后在日、韩、美、加、法、澳、东南亚各国和港台地区展出发表,不但多次在内地书展中获奖,还荣获台湾海峡两岸书法名家展一等奖,泰国东南亚名家水墨展金奖及布鲁塞尔国际书画艺术展最高荣誉奖等。并受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书法,更被中南海、外交部、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等多家博物馆展出和收藏。

摄影方面,柴建方一如高嵩先生所语:“摄影艺术,是用镜头捕捉的感叹。它通过光影技巧、剪裁和角度,对诸种客观实体进行典型的选择和诗意的开掘。建方的作品即是确证。……建方的摄影,题材丰富,情景交融,微妙而独到地映射着他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和他对艺术事业的真知与真爱。不难看出,祖国山川盎荡之气的涵泳,学识及阅历的陶冶,艺术素养的精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毅力,乃是他成功的主因。唯此,他在摄影以及书法篆刻上,才能摈弃局促畏葸的小家局面,而能在恢弘的精神背影下纵横开合,自由驰骋。”

在飘香的翰墨间、一笔一划的刀刻下,以及光与影的结合中,柴建方由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成就非凡的艺术家。宁夏长河大漠的热土,不仅诱发了他的诗意与灵性,帮助他在艺术创作上塑造了别树一帜的风格,也陶冶了他的情操,赋予了他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一腔热忱。于是,他由塞上一鸣惊人,然后将自己的作品传播至省外、国外,直至蜚声国际。

退而不休,德艺双馨

采访中,柴建方校友一直坚称自己是一名活跃在宁夏文化战线前沿的老兵,即使是在他已退休后的十四个年头的今天。2018年10月25日,“柴建方书法篆刻摄影展览”在宁夏文化馆持续展出,记者便是在这期间对这位老校友进行了采访。当我们谈到举办这次展览的背后付出与现实心愿时,柴建方讲了很多,他说“我这次的展览,其实不论在内容里,还是形式上,都很是动了一番脑子的。你看,最前面的这一边(展览墙)首先是我写的《清平乐·六盘山》,先将基调定下来,(基调)就是昂扬的、积极奋进的。然后,是习近平主席为宁夏60大庆的光辉题词及《习近平之用典》,是我对主旋律的讴歌,号召学习践行这些精神。接着,有传颂宁夏八景的,有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直到歌颂祖国。”柴建方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这么排布展品,是为了给人们,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他们要爱国爱家爱生活。为了将展览办得更好,每天从宁夏文化馆开馆,柴建方就待在展厅里,尽可能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每幅作品后的深层次意义。即便在中午,他也只是在附近吃上一碗牛肉面,便继续回来服务参观大众。现场虽不设留言台,但受其鼓舞,还是有许多人发出了自己敬佩的声音。原宁夏政协副主席李增林先生,在开幕式后发来感言:“才丰艺精,笔扫雄风。豪放浪漫,顺礼含情。乡国之思,时代音鸣。硕果异众,憾人心旌。”宁夏楹联学会名誉会长陈墉发来《贺柴建方书法篆刻摄影展》,对联曰“泼墨挥毫抒壮志,捕光捉影表心声。”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宁夏楹联学会会长韩星明撰贺楹联,曰:“建怀四秩,六旬区庆,良辰书展壮河岳;放胆八方,九域华章,妙笔翰文靓凤城。”宁夏日报原主编邓万先生也来信祝贺:“柴君本豫人,少时来宁,已六十载。一生勤奋执着,不懈攀登,甚有成就。现为全国著名书法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赋诗一首,云:不在中原筑锦巢,却来塞外浴沙涛。风云六秩沧桑路,笔墨千秋岁月醪。撼动心灵因慧眼,飞腾玉色赖精刀。人生但有非常事,不是天堂缺一招。\

如今社会上,在书法这个传统文化领域内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存在,如“针管射墨”等稀奇古怪的形式,柴建方总结这都是眼球经济下催生出来的不正常现象。柴建方认为,如书法这种国粹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所独有的,我们这些传承者们首先本身要持有敬畏崇敬之心,没有理由、权利去亵渎糟蹋。而且柴建方还认为,以诸如针管这类东西代替毛笔的人,本身就在传统文化功力方面不过硬,他说“他要过硬,当场就应该拿毛笔书写。正因为他不过硬,他自己不能和古人接续,他才想出来这种哗众取宠的方法来博得更多人关注。其实就是博眼球而已,非常浅薄无聊!”从这类现象,柴建方谈到了德艺双馨这个话题,他强调德与艺二者的关系,一定是“德”在前、“艺”在后,而且还要把“德”上升,到达为人民服务的高度。

感恩母校,寄语年轻学子

对于宁夏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柴建方表示他虽然从母校离开多年,但一直都在关注着她,母校能从以前的一片沙窝窝、几栋简易楼,达到今天这些成就实属不易。而且,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都藏着对母校的感恩情结,希望她能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人才,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名校行列。

对年轻一代学子,柴建方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多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更多地建立或参与兴趣小组,这样不仅能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还很有可能为日后的成功另辟蹊径。

(金钊/文)

柴建方校友祝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