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
近日,由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和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主办,银川科技服务产业联合会和国信(宁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高校在宁校友联谊会暨合作交流座谈会”在银川太阳神大酒店圆满举行。校友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经济生态圈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跨校协同创新,更可以带动资本、项目、人才等要素集聚,引导校友经济服务于地方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正是宁夏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和积极实践。宁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宁夏大学校友会会长谢应忠和西北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校友会会长张生勇应邀出席,并同来自全国高校驻宁校友会代表、相关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区内商协会及校友企业代表,以“知创宁夏 合力善成”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期校友经济新业态、搭建校地企人才协作新平台、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以校友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为推动银川乃至宁夏“双招、双引、双创、双投”提供新动能。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副秘书长赵华伟汇报了筹备情况,主持人现场宣读了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召集人名单。谢应忠致辞谢应忠、张生勇共同为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联络处揭牌,联谊会总召集人、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昕上台接牌。宁夏大学校友会总会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衡亮、西北师范大学...
2024-11
11月26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的“‘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涵盖标杆案例107个、优秀案例181个、特色案例311个。我校民族与历史学院申报的《让西夏历史文化“活”起来——“冷门绝学”通识课程的数字教育改革探索》成功入选特色案例。该教学团队自2018年以来开始面向校内各专业学生开设西夏学通识教育选修课,并相继录制慕课,制作知识图谱,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采集虚拟现实场景,主动研究数字化赋能“冷门绝学”通识课程教学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教改成果。课程团队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的深度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培养具备数字人文底蕴的跨学科人才。本次案例征集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引领性、创新性,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践案例,聚焦新质生产力,凝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2024-11
11月25日,全区科技大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务实苦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坚强科技支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宣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李邑飞、张雨浦等自治区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宁夏大学共获奖34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届增加155%。其中,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另有参与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斌同我校获奖代表团参加会议。近年来,宁夏大学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此次荣获多项科技大奖,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持续推动科技活动融入国内外主流学术圈,融入自治区产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充分肯定。学校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宁夏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作出新...
2024-11
11月25日,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宁夏非遗工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结业式暨结业展在宁夏大学举行。本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承办。培训班授课专家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志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丹先后在结业仪式上讲话,对此次培训活动的专业授课、高效组织和创作研发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培训工作达到了“强基础、拓眼界、增素养”的目标,同时对学员的积极参与及工作团队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结业式由宁夏大学人文与民族学部部长、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教授主持。此次培训班对来自宁夏各市县的40名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坊从业人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教学、体验交流、知识拓展等22个专题课程。基础理论课着重厘清非遗保护的概念、理念及原则等,明晰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价值;传承实践课程侧重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创意思维拓展、非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创新发展课程侧重非遗品牌塑造、新媒体运营、数字化营销策略创新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扩展课程涉及国内外非遗、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的呈现;在案例分享课程中,培训班...
2024-11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我校于11月1日-22日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11月1日召开启动会,专家组通过审读评估材料和线上访谈座谈、听课看课、查阅资料等展开两周线上评估。21日-22日,专家组入校,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师生访谈座谈和查阅资料等,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考察和全面评估。11月22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交流会在贺兰山校区德勤楼召开。入校考察专家组全体成员,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专家组组长、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蔡敬民主持。蔡敬民代表专家组与我校交流了审核评估整体情况,并向学校反馈专家组意见。他表示,通过线上线下评估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扎实有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12345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组织机制;努力推进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升级打造智慧育人环境;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创新动力,着力打造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蔡敬民代表专家组就宁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研究,加深对于我国新时代区域一流大学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大学治理规律的认识;二是对标服务国家战略...
2024-11
11月15日-17日,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会议期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了“2024中海语言文化论坛”。校党委副书记张桓受邀参会并主持“语达海合 文通世界”分论坛。论坛还邀请了迪拜大学校长、宁夏大学与迪拜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伊萨·巴斯塔基以及其他来自沙特、阿曼等国家的中海语言文化交流专家作主旨发言。论坛阐释了语言合作、文化交流及文明创新发展等对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中海各方携手同行、深化合作,不断强化民心交往与沟通、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增强彼此理解与互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共同心愿。会议期间,张桓与伊萨·巴斯塔基在座谈交流中诚挚表达了两校对孔子学院事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全力支持,探讨了两校下一步合作愿景,并签署了新一轮合作备忘录。据悉,本次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我校与迪拜大学合作共建的迪拜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24年度HSK优秀考点,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刘艳晖被聘为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孔子学院首批28位专家库成员之一
2024-11
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陕西省委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参赛队伍获主体赛金奖1项,铜奖4项,并获得“优胜杯”。本次竞赛设置主体赛和“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秦创原”创新挑战赛2项配套交流活动,共吸引来自60余个国家、2700余所高校的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30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选产生金奖项目280个、银奖项目554个、铜奖项目1564个,64所高校获得“优胜杯”。我校共有6个项目入围国赛,经过激烈终评答辩,最终斩获主体赛金奖1项,铜奖4项,宁夏大学获得“优胜杯”。其中,金奖项目《马漫宇宙-喵宁讲政经》是我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在该项比赛中的重大突破。项目源起于全国大学生理论学习百佳社团—凌云学社,团队通过创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核心内容的动漫产品,讲好中国故事,“自下而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助力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项目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原理部主任余斌教授、中国政治经济学会会长侯为民教授的推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准予立项,并得到官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挑战杯”校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书院积极响应,共提交作品365件,参与人数与项目质量均得到提升,校...
2024-11
11月1日—3日,第二届全国教学数字化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刘淑萍、崔倩倩、李茹一和詹银晓教师团队的参赛作品分别荣获教师赛道文科组特等奖、理科组特等奖、工科组一等奖和二等奖,邓文韬老师指导的刘佳瑶等同学在学生赛道荣获一等奖,宁夏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教学数字化大赛是由国内最大的综合教育门户网站“中国教育在线”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旨在搭建现代教育技术交流与学习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方面的深入应用。大赛通过集中展示全国各高校岗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创新作品,鼓励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助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比赛展现了我校师生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学校在各专业课程中推广数智化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各学科的教学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继续大力推进教学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将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更多优质智慧课程,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数智化创新
2024-11
11月5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宁夏大学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何杰校友重回母校,在怀远楼二楼贺兰晨晖报告厅作分享报告。人文与民族学部常务副部长、体育学院院长咸云龙,校友总会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衡亮参加了讲座,体育学院2023级、2024级运动训练专业在校生聆听了讲座。何杰回忆了曾在母校就读时的学习和训练历程,回顾自己在宁夏大学的青葱岁月。他说:“我那会儿几乎每天五点起床,绕着金波湖跑步训练,一个月下来可以跑700多圈。并向在座的师弟师妹们讲述了自己从“赤脚少年”跑完10圈拿到银牌,转战马拉松后如何一步步突破自己,从一名陪跑运动员到亚运会冠军的成长之路的故事,赢得在座学生的阵阵掌声。何杰嘱咐在座的师弟师妹要扎实学习理论文化课程,提前做好未来规划,确立目标后要持之以恒,以最大努力坚持下去,选择了竞技运动这条路就要一直走到底。要将母校的“沙枣树精神”融入体育精神,在枯燥训练的“沙漠”里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林荫大道”,在技术上不断精进,在精神上追求卓越,勇于挑战和突破自我,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人不懈努力,为母校争光,为家乡争光,更为伟大的祖国争光。互动问答阶段,当同学问到如何缓解赛前紧张心理,何杰建议道:“在缓解紧张心理时,首先每次在比赛前先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整理床铺,把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其次,面对镜子,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提振信心;再次,在比赛过程中尽情释放自己的状态。”在面对配速...
2024-11
11月3日,石义泰校友受邀在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为在校生作题为“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寻求自己的目标”的讲座。石义泰从“为什么选择到企业工作”出发,以”活力与创新、发展空间、薪酬回报“三个方面,结合”为什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为什么选择无人机作为现在的事业去做?大学又做了什么?“三个问题作了阐述;从“自己在企业的成长发展”出发,以”满腔热情、高效、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四个角度,结合创业经历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作了经历回顾;从“企业工作的挑战和优势”出发,以”资金不足、技术难题、市场竞争、压力大不稳定“四大挑战,结合”收入高、接触更多人和事、实现自我价值“三大优势作了分享;最后,他从,”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能力素质、保持积极心态、勇敢追求梦想“四个方面为在座学生给出职业规划建议。主讲人简介石义泰,宁夏大学2020级旅游管理专业,现任宁夏越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夏万担粮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宁夏马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宁夏无人机行业协会理事,中卫市沙坡头区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理事。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商标注册1项,2020年3月入选自治区“我身边的战疫模范”称号,2020年5月被推荐为第十一届“中华慈善楷模”称号,2022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2024年获评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