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
以“团结奋斗、扬帆征程”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1月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落下帷幕。我校木球、花炮和高脚竞速三支队伍代表宁夏参加本届运动会。在为期九天的比赛中,运动健儿们凝心聚力、不畏强手,顽强拼搏,最终木球队荣获二等奖、花炮队荣获三等奖。体育学院王乾龙老师荣获民族武术男子传统其他类拳和男子传统单器械2个项目三等奖。咸云龙、吴庭柱老师分别参加本届运动会表演项目和珍珠球项目的裁判任务,咸云龙教授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本届运动会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和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的6960名运动员,参加了18个竞赛项目和3类170个表演项目(其中马上项目于7月8日至13日在新疆昭苏举办)的比赛,在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首次实现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同时实现了所有比赛大项参赛运动员民族成份大团圆,更加凸显运动会这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示范平台的重要作用。在自治区民委、自治区体育局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校运动队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确定了花炮队保三守二冲一,木球队保二冲一、高脚竞速队冲三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放眼全区,科学选材,针对训练,强化保障的工作思路。各代表队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完善环节,强化细节,扎实推进运动队训练竞赛工作。校体委主任、副校长黄河担任学校运动队总领队,指导训练竞赛全过...
2024-12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决心。“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和宪法实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2年12月,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2014年12月,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018年2月,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2022年12月,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发表署名文章,强调“把宪法实施贯穿到...
2024-12
为持续深化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机制作用,充分发挥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在推动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广泛调动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参与筹办中阿博览会的积极性,11月27日,商务部西亚非洲司、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和中阿博览会秘书处(宁夏商务厅)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座谈会。巴林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谢赫博士,阿盟驻华代表处大使艾哈迈德·哈菲兹,阿尔及利亚、埃及、科威特、摩洛哥等18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商务参赞,以及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中阿博览会顾问委员会部分在京顾问委员、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等相关学术机构代表参加座谈。我校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执行主任张前进,教师刘国熙、郝诗雨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李绍先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经贸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和中阿博览会顾问委员会智囊作用,集智纳言,群策群力,为办好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提供智力支撑。会议期间,李绍先向阿盟驻华大使、巴林驻华大使赠送我校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翻译的《读懂中国》系列译著。28日,李绍先、牛新春等专家赴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调研并参加“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总体方案”及“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国—阿拉伯博览会开放平台功能行动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
2024-12
近日,由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和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主办,银川科技服务产业联合会和国信(宁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高校在宁校友联谊会暨合作交流座谈会”在银川太阳神大酒店圆满举行。校友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经济生态圈的建立,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跨校协同创新,更可以带动资本、项目、人才等要素集聚,引导校友经济服务于地方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正是宁夏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和积极实践。宁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宁夏大学校友会会长谢应忠和西北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校友会会长张生勇应邀出席,并同来自全国高校驻宁校友会代表、相关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区内商协会及校友企业代表,以“知创宁夏 合力善成”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期校友经济新业态、搭建校地企人才协作新平台、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以校友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创业良好生态,为推动银川乃至宁夏“双招、双引、双创、双投”提供新动能。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副秘书长赵华伟汇报了筹备情况,主持人现场宣读了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召集人名单。谢应忠致辞谢应忠、张生勇共同为全国高校宁夏校友联谊会联络处揭牌,联谊会总召集人、宁夏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昕上台接牌。宁夏大学校友会总会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衡亮、西北师范大学...
2024-11
11月26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的“‘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涵盖标杆案例107个、优秀案例181个、特色案例311个。我校民族与历史学院申报的《让西夏历史文化“活”起来——“冷门绝学”通识课程的数字教育改革探索》成功入选特色案例。该教学团队自2018年以来开始面向校内各专业学生开设西夏学通识教育选修课,并相继录制慕课,制作知识图谱,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采集虚拟现实场景,主动研究数字化赋能“冷门绝学”通识课程教学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教改成果。课程团队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学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的深度运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培养具备数字人文底蕴的跨学科人才。本次案例征集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引领性、创新性,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践案例,聚焦新质生产力,凝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推动科技强国建设
2024-11
11月25日,全区科技大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务实苦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坚强科技支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宣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李邑飞、张雨浦等自治区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宁夏大学共获奖34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届增加155%。其中,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另有参与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斌同我校获奖代表团参加会议。近年来,宁夏大学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此次荣获多项科技大奖,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持续推动科技活动融入国内外主流学术圈,融入自治区产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充分肯定。学校将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宁夏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作出新...
2024-11
11月25日,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宁夏非遗工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结业式暨结业展在宁夏大学举行。本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承办。培训班授课专家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志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丹先后在结业仪式上讲话,对此次培训活动的专业授课、高效组织和创作研发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培训工作达到了“强基础、拓眼界、增素养”的目标,同时对学员的积极参与及工作团队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结业式由宁夏大学人文与民族学部部长、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教授主持。此次培训班对来自宁夏各市县的40名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坊从业人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教学、体验交流、知识拓展等22个专题课程。基础理论课着重厘清非遗保护的概念、理念及原则等,明晰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价值;传承实践课程侧重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创意思维拓展、非遗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创新发展课程侧重非遗品牌塑造、新媒体运营、数字化营销策略创新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扩展课程涉及国内外非遗、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的呈现;在案例分享课程中,培训班...
2024-11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我校于11月1日-22日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11月1日召开启动会,专家组通过审读评估材料和线上访谈座谈、听课看课、查阅资料等展开两周线上评估。21日-22日,专家组入校,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师生访谈座谈和查阅资料等,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考察和全面评估。11月22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交流会在贺兰山校区德勤楼召开。入校考察专家组全体成员,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专家组组长、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蔡敬民主持。蔡敬民代表专家组与我校交流了审核评估整体情况,并向学校反馈专家组意见。他表示,通过线上线下评估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扎实有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12345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组织机制;努力推进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升级打造智慧育人环境;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创新动力,着力打造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蔡敬民代表专家组就宁夏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研究,加深对于我国新时代区域一流大学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大学治理规律的认识;二是对标服务国家战略...
2024-11
11月15日-17日,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会议期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了“2024中海语言文化论坛”。校党委副书记张桓受邀参会并主持“语达海合 文通世界”分论坛。论坛还邀请了迪拜大学校长、宁夏大学与迪拜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外方院长伊萨·巴斯塔基以及其他来自沙特、阿曼等国家的中海语言文化交流专家作主旨发言。论坛阐释了语言合作、文化交流及文明创新发展等对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合作与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中海各方携手同行、深化合作,不断强化民心交往与沟通、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增强彼此理解与互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共同心愿。会议期间,张桓与伊萨·巴斯塔基在座谈交流中诚挚表达了两校对孔子学院事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全力支持,探讨了两校下一步合作愿景,并签署了新一轮合作备忘录。据悉,本次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我校与迪拜大学合作共建的迪拜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24年度HSK优秀考点,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刘艳晖被聘为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孔子学院首批28位专家库成员之一
2024-11
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陕西省委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参赛队伍获主体赛金奖1项,铜奖4项,并获得“优胜杯”。本次竞赛设置主体赛和“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秦创原”创新挑战赛2项配套交流活动,共吸引来自60余个国家、2700余所高校的39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30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选产生金奖项目280个、银奖项目554个、铜奖项目1564个,64所高校获得“优胜杯”。我校共有6个项目入围国赛,经过激烈终评答辩,最终斩获主体赛金奖1项,铜奖4项,宁夏大学获得“优胜杯”。其中,金奖项目《马漫宇宙-喵宁讲政经》是我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在该项比赛中的重大突破。项目源起于全国大学生理论学习百佳社团—凌云学社,团队通过创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核心内容的动漫产品,讲好中国故事,“自下而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助力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项目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原理部主任余斌教授、中国政治经济学会会长侯为民教授的推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准予立项,并得到官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挑战杯”校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书院积极响应,共提交作品365件,参与人数与项目质量均得到提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