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
6月24日,我校在德勤楼11楼会议室召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建设成果,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校领导李星、彭志科、韩惠丽、张桓、李学斌、聂丹、谢海涛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桓主持。会上,张桓代表学校党委从六个方面安排部署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具体分工与协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映渊汇报了宁夏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建设以来工作进展、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与会人员立足岗位职责,聚焦培育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校党委书记李星充分肯定了学校自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指出当前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短板与不足。围绕下一阶段建设目标,李星从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以争创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锚定产出标志性成果、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实施超常规人才引进策略、加快汇聚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等几个方面作出强调部署。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意义重大,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更是关乎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校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宁夏马克思主义学科高质量发展全局,着眼提升全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建设工作。他强调,全国重点马...
2025-06
贺兰山下青衿别,万里云程自此开。6月19日上午,宁夏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文萃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中卫校区应理报告厅同步举行。2025届毕业生将挥手告别学校,背上青春的行囊起航奔赴祖国各地。全体在校校领导及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出席毕业典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河主持毕业典礼。9时30分,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毕业生代表、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励行书院)2021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谢宇涛同学回忆起四年前初入宁夏大学,站在校训石前的情景,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上课时老师推导公式、图书馆里阿姨送热茶、操场上晨跑和校运会的拼搏等青春记忆中体现着“勤学”“求是”和“沙枣树精神”的场景,并希望所有毕业生像沙枣树一样,无论在哪里扎根奋斗,都能枝叶向上,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结出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白永辉作为教师代表与同学们分享了宁夏大学毕业生的“青春密码”。他将大学四年成长比作化学“反应过程”,从四年前投入宁大“反应器”的青春原料,历经“尚德勤学”的催化,“求是创新”的淬炼,最终结晶为扛鼎之材。他希望同学们走出校门后,在各自生活的舞台上被各种机遇激活,勇敢地与不同的元素碰撞、结合,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校友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时荣结合上学及工作经历,寄语同学们要坚守初心、做有信念的追梦者,为热爱的事业奋斗;勇...
2025-06
“请允许我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关心爱护我们的学院、书院、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以及陪伴我度过四年青春岁月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愿母校厚积薄发,学科建设再创新高,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愿老师们桃李芬芳,科研成果丰硕,身体康健顺遂;愿同学们永葆求知热情与追梦勇气,无论未来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铭记实验室的日夜、图书馆的拼搏,这些都是我们新征程上乘风破浪的动力。”6月18日,在2025届毕业生座谈会上,毕业生代表们纷纷回顾了充实而难忘的大学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和老师的感恩之情。校领导李星、彭志科、韩惠丽、张桓、黄河、聂丹、赵晓佳、谢海涛出席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河主持会议。座谈会前,校领导与毕业生代表共同参观了我校部分毕业生毕业作品展,观看了2025届毕业生主题微电影《启航3》。“期望学校能够进一步丰富不同书院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攻克难题,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建议母校进一步推动经济学教学与宁夏‘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产业体系的深度联动,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引入企业实践导师、将本地产业课题嵌入课程体系......”座谈会上,文学院(守正书院)本科生马振婷,阿拉伯学院(守正书院)本科生徐雅茹,马克思主义学院(尚德书院)硕士研究生马红玲,经济管理学院(勤学书院)本科生赵旭,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求是书院)本科生赵顺,建筑学院(励行书院)本科生...
2025-06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公布本科高校第三批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我校四所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其中,地理信息、现代煤化工获批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获批自治区重点培育现代产业学院。截至目前,我校挂牌成立的9个现代产业学院,荣获自治区立项建设达到8个,占比88.9%,标志着我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实现新突破。我校立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入选的四所现代产业学院精准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学院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业优势,聚焦新材料、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创新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紧密对接数字信息产业链,构建“4-3-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遥感测绘、智慧城市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工业互联网与智能装备研发,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助推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改造。云计算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瞄准“东数西算”战略机遇,构建“2.5+0.5+1”和“3+1”双轨培养体系,打造集教学、赛训、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体,赋能自治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政行企协同,完...
2025-06
6月7日晚,“跟着艺术游张掖”2025彩虹张掖音乐演出季系列活动之“甘宁放歌”合唱音乐会精彩上演,此次音乐会以宁夏大学银川校友合唱团混声合唱剧《王贵与李香香》为核心演出内容,为张掖市民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同时也让红色革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合唱剧改编自经典大型秦腔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其以扣人心弦的红色爱情故事为引,带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三边”人民走向革命的艰难而伟大的历程。剧中,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诉说着命运与抗争的故事,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次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大思政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宁夏大学银川校友合唱团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践行了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长效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表示,这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不仅感受到了合唱艺术的魅力,更对那段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次“甘宁放歌”宁夏大学银川校友合唱团在张掖大剧院的演出为彩虹张掖音乐演出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让红色经典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银川校友合唱团供稿
2025-06
近日,以“智能无界・教育共生”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展区规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国际教育、未来教育六大核心板块,通过55个展项系统呈现国家战略布局及实施成效。在高等教育板块中,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虚拟教研室知识图谱赋能数智化教学”“东西部高校园艺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农学专业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以其创新性和实践性,作为典型示范案例展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高校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据悉,本次大会旨在回应联合国全球教育变革倡议,呼吁共同推进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虚拟教研室作为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在智能技术支持下,突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校园围墙,为开展高质量教研交流、高效率资源协同、高水平教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开展专业或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协同备课、说课研讨、培训交流等,可以让教师得到同行多方面、深层次、即时性的反馈,汇聚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逐步形成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不断沉淀和积累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学校依托虚拟教研室为平台,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区级一流专业为基础,已建成近400个各类知识图谱,专业知识图谱体系化建设初见成效,有力支撑了学校知识图谱新型数字教材和新型课程建设,展示了学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今...
2025-06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授予4688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授予798户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授予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校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校友杨小明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杨小明,201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马家滩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获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被授予宁夏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校友杨小明带领“微光志愿者”到社会福利机构、特困家庭、老年公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地,开展扶老、助学、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引导等活动。2011年9月,步入大学的杨小明参加了一个课题组,研究题目是银川市内乞讨者、拾荒者生存状态。接触到生活困难人群,让他深受触动。2012年,他组织成立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寓意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别人的生活。随着志愿者的增加,他组建了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2012年,杨小明发起“一对一助学”活动,截至目前,他组织志愿者共走访困难家庭710余户,资助帮扶620余人。杨小明定期为敬老院老人举行生日聚会,并发起“再续剩余的温暖”爱心活动,长期对50余家老年公寓、老人聚居...
2025-05
双创育人谱华章,奋楫扬帆启新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一体两翼”综合改革精神,激发创新创业事业发展动能,提高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5月23日,宁夏大学2024年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表彰大会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启动仪式在贺兰山校区笃行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桓,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河出席活动。黄河向各位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同时向近年来在各个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表示祝贺,他期待在2025年的创新赛场上,更多师生能以“沙枣树精神”为底色,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宁大智慧。会议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年度宁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的决定》,介绍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路以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安排,为受到表彰的单位、团队和个人进行颁奖。学生代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金奖项目负责人姚瑞佳,教师代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金奖项目指导教师全晓虎,学生代表、“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国赛特等奖项目负责人乔亚蕊,先进集体代表、博雅书院教师王鹏分别做交流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助理乐金伟针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备赛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冠军、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研究生吕晨昕现场展示获奖项目《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与会领导嘉宾...
2025-05
近日,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大赛以“创新引领,智驭未来——深化数智教育教学实践,领航数智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吸引了全国110所高校的431个教师团队参赛。我校邓文韬教师团队与韩立教师团队在网评环节脱颖而出,经过同行专家的评审,最终邓文韬教师团队获得特等奖,韩立教师团队获得一等奖,高永伟教师团队、刘淑萍教师团队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宁夏大学获优秀组织奖。近年来,我校加快推进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知识库、知识图谱、AI+课程群以及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提升教师数智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数智素养的“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学校将继续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理论指引下建设教育数字化教师队伍,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新方法、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落地
2025-05
5月16日上午,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锦天城高领公益基金捐赠仪式暨座谈会在我校贺兰山校区德勤楼6楼会议室举行。共青团银川市委书记沙勐,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林旭华,民革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上海锦天城(厦门)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林富志等15位嘉宾及捐赠方代表,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河,校友总会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衡亮,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治涛,勤学书院党委书记马瑜等参加会议。李治涛简要介绍了法学院的发展脉络。他认为此次捐赠恰似一场 “及时雨”,不仅为学院学子带来物质上的补给,更给予精神上的强大鼓舞。法学院定当不负众望,将善款精准投诸学生社会实践、帮扶困境学子等关键领域,精心培育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林富志感谢各方为此次公益合作搭建桥梁、给予支持。他表示,锦天城高领律师团队自2022年设立 “锦天城高领公益基金”起,便秉持“播善种、传大爱”的初心,积极投身公益。此次结缘宁夏大学,正是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学院发展添砖加瓦,为学子成长提供助力,为国家法治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2010级法学专业校友,上海锦天城(厦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东群表示,无数次幻想回归母校的场景,今日这般温馨且充满意义的重逢,最是难忘。毕业十五载,他始终铭记母校培育之恩,此次借公益之行,愿为学弟学妹们开拓实践之路、搭建成长之台,反哺母校。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张书华表示,此次捐赠是闽宁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