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献身岩土,教书育人​——1999届硕士孔亮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27 浏览次数:

编者按:献身岩土力学与工程事业,立志于探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惧探索险远或人之罕至,孔亮深耕专业,成果丰硕。三尺讲台,由宁大而始,多载教书育人,他辛勤播种,今已桃李成林。

孔亮,1969年9月出生,1999年毕业于原宁夏大学物理系(硕士)并留校工作至2009年7月。现为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冶金教育系统年度杰出人物奖”、“宁夏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宁大十三载,忆往如昨

1996年,本科毕业5年后,孔亮考入宁夏大学物理系,成为固体力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回忆,当时学校一共7个硕士点,一年也就招收20名研究生,全校50余名研究生都住在承载着宁夏大学最具历史意义的拐角楼。“一楼、二楼是教室,三楼是宿舍。”孔亮说。那时候,拐角楼已经颇具历史了,所以里面的生活环境并不好,但是大家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上互相帮助,文体活动都积极参与,交流中也交心交底,这种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般的氛围,至今让孔亮记忆深刻。现在,他的这些同学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成为了教授与研究生导师了。

在宁大,除了同学情谊,留给孔亮许多感动的还有一群令人尊敬的老师。他们之中,张德澂和王燕昌两位教授对他的影响尤其重大。宁大建校初期,张德澂教授听闻这里缺老师,便由北京师范大学自动申请调入,成为宁大物理系与固体力学硕士点的创建者。张老师不但学识底蕴深厚,讲起课来挥洒自如,而且对学生也关心备至,时刻予以学子们引导与鼓励,可谓不折不扣的良师。另外一位让孔亮记忆深刻的老师便是王燕昌教授,他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张老师的硕士研究生)。“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王老师给我们讲‘数值分析’与‘边界单元法’的情景:一黑板接一黑板的认真写、认真讲,是我读研期间讲课最认真负责的老师。” 孔亮回忆道。后来,王老师成为物理系主任、宁大副校长、副书记,更加使孔亮感受到了标杆与榜样的力量。孔亮认为,他的成长从始至今都离不开这两位老师的引导与支持,离不开母校的培养。

深耕专业,成果丰硕

谈到岩土工程专业,孔亮滔滔不绝,他说这是一门涉及岩石、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是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并和工程地质学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实际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了水利、矿冶、港工、公路、铁道、航空港、工业厂房、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等许多行业。平常人们所能见到的高层建筑深基坑与桩基础、地铁隧道、城市地下空间、边坡、挡墙等,也都是典型的岩土工程。这样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却较晚。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了中国岩土学科大发展的四十年。高层建筑、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铁、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岩土学科人士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说目前世界岩土工程的舞台就在中国。

在对专业深耕细作的过程中,孔亮坦言,随着研究的深入,难题与挑战不断涌现,特别是深海、深地、深空岩土工程。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目前研究的可燃冰开采为背景的海底斜坡稳定性,就是一个典型的深海岩土工程难题,面临海底地层资料少、应力状态复杂、监测数据缺乏等难题。”面对种种难题,孔亮通常都会采用“坚持+苦干+巧干”的方法,结果往往屡试不爽。

自2012年起,孔亮课题组就参与了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专项的课题研究,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进展:制定了南海北部水合物成矿区灾害地质类型划分原则,给出了南海北部东沙和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图与分区图,并分析了典型灾害类型的特征;对南海北部陆坡重点灾害类型——海底滑坡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海底滑坡的分类及展布特征,揭示了东沙陆坡与神狐陆坡海底滑坡的发生机制与海底斜坡因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而失稳的力学机理;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引入到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中,提出了能考虑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效应与流-固耦合效应的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地质灾害专家评价系统”,对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确定的目标井位所在海底斜坡进行了试采前、试采中和试采后的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到的结论给试采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为2017年可燃冰探索性试采与2020年试验性的成功实现做出了贡献。

此外,自研究生开始,孔亮就跟随导师郑颖人院士从事岩土塑性力学与岩土本构模型方面研究,在这个他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上也收获颇丰。孔亮与郑颖人院士共同提出、完善了既适用于金属材料,又适用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的广义塑性力学,奠定了岩土材料本构建模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与次加载面理论的循环塑性模型;应用旋转硬化与统一硬化参数改进了修正剑桥模型;引入岩土本构模拟的热力学方法并建立了包含Reynolds剪胀的砂土热力学模型,改进了Collins热力学模型;开发了“砂土变形细观瞬时光学测量系统”,实现了常规试验与土体细观结构的联合测试;定义了一个新的应力张量—等效应力张量,综合描述应力的大小、组构的大小以及应力-组构的方向关系,提出了对现有的各向同性破坏准则与本构模型进行“各向异性化”改造的一般性方法——等效应力法。

截至目前,孔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课题9项,合著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12篇,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对于所取得的成果,孔亮十分自谦,他认为这些都仅仅是对岩土力学这个大厦添砖加瓦而已,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还很大,道路还很长。

教书育人,寄语宁大

孔亮认为,作为传道授业的师者,就是要用心去关爱学生,用行动去引导学生,用研究去带动学生,用成果去激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有这样的老师而成长得更快,更茁壮。他这样想,也这样行动。每次上课前,孔亮都会精心准备,一俟登上讲台,或多媒体教学、或板书教学、或其他教学方式,他都会灵活运用,务必要使课本中抽象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出来,最终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孔亮会重点关注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以科研项目带动教学工作。截至目前,他已培养出23名硕士、1名博士、1名博士后,而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冶金教育系统年度杰出人物奖”、青岛理工大学首届“十大师德标兵”与“师德导师”等荣誉称号是对他教学工作的认可。

“教书”的同时,孔亮也从未忽视“育人”的重要性。他强烈建议高校推出“本科生导师制”,从新生一入校门便为其配备一名导师,从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孔亮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忘我和敬业精神,影响与感染着他的学生,并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传播自己在做人与为学方面的经验。

十三载光阴,让孔亮在心中始终为宁大留有一处柔软的位置,尤其对这里的学子们,他给出了自己的真挚建议。他建议,首先,态度胜于能力,所以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积极的学习与做事态度。比如,学习就是要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要“赶着”老师走,而不是让老师“赶着”你走。研究生要有“练功”而不是“打工”的心态。第二,细节决定成败,任何时候都要有认真的精神。比如,论文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我们通过认真研究可以提高内在质量,通过认真修改可以提高外在质量。他经常告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秘诀是:强烈的发表文章的愿望(做梦都在想)加上“认真,认真,再认真;实践,实践,再实践”。第三,树立目标与计划。有了目标,人就会有做不完的事情;有了计划,便不会误事。

谈及近年来宁大的发展,孔亮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关注着,他盼望母校能在新的发展机遇中,继续在两条路上越走越远。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既要“引人”,更要“稳人”,在广招外来人才的同时,应该尽一切办法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在校工作;二是校友工作方面,学校应该下大力气挖掘和利用好校友资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献言献策。

(金钊 金海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