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宁夏新闻界的“拼命三郎”——1981级王健校友访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3-09 浏览次数:

编者按:“我这一生最引以为傲的荣誉就是‘本报记者 王健’。”王健自豪道。他以永不倦怠的身影,一路披荆斩棘,做行业精兵,诠释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取之不竭的激情、执着与奉献。他的坚守有梦想,有光明,他求真,务实,虽然已两鬓斑白,但他仍是新闻战线的“新兵”,继续为“本报记者”增光添彩。

王健,1962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现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高级记者。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首届中国报纸图片编辑金烛奖。

用付出助推明天成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新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的有识之士,从祖国四面八方举家来到宁夏。王健的父母便在其中。

高中毕业后,王健历经两次高考,先后考到贺兰师专、固原师专,他却坚持要再补习一年,再考宁夏大学。为了提升自己,他考入石嘴山一中成为历史教师,授课之余到高三课堂蹭课,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凭借这股顽强的精神,1981年,王健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师范专业。他一米八三的个头,强健的身板,高大魁梧,操一口标准普通话,成绩优异又擅长体育,很快成了同学的偶像。

1983年,根据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宁夏大学中文系开办了新闻专业,为培养急需和紧缺的新闻教师,壮大师资力量,学校决定从中文系和历史系挑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天津师范大学深造。此时王健正读大三,他酷爱摄影,经常给同学们拍照片,摄影技术提高很快。闫承尧老师发现他有摄影特长,就把进修的名额给了王健,他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进修机会。天津师范大学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让有着强烈求知欲的王健,如鱼得水,如饥似渴,甚至不愿浪费排队买饭的时间,手不释卷。他一心扑在学习上,饿了就吃馒头充饥,恨不得把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

凭借摄影特长,王健被聘为天津师范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边学习边工作,他用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冲洗照片,呈给授课的外教,得到的却是“没有焦点,全部扔掉”的差评,这让他很受触动,更加投入,苦练基本功。

此次深造,使王健得到了专业提升,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顺利完成学业后,面对沿海城市的优厚待遇,他不改初衷,归心似箭,成为了宁夏大学新闻专业第一批青年教师。

1989年,他进入宁夏对外经济贸易厅工作,取得经济师职称,担任共青团宁夏对外经济贸易厅副书记。1999年,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他“冒险下海”成为了一名没有编制的记者。

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是支撑王健奋勇前进的原动力。他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历任宁夏日报新闻摄影周刊《时代聚焦》常务副主编、摄影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摄影部主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华兴时报总编辑、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2007年获高级记者职称。

2002年11月,自治区领导让宁夏日报派记者随党的十六大宁夏代表团采访。由于没有大会采访证,采访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一天夜里,王健发完稿已是子夜时分,代表住的宾馆进不去,他只好一个人在寒冷空旷的大街上徘徊。凭借吃苦的韧劲,王健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称他是“拼命三郎”。

2003年,王健主动请缨,担任“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宁夏日报》固原记者站记者,期间,为报道隆德县梁家湾山体滑坡事件,他先后3次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山体,膝关节严重受伤,“跪倒”在滑坡现场仍坚持采访,最后被固原市领导下令让武警战士“押送”他下山。那一年,王健顶风冒雨,跑遍了西海固崎岖不平的沟梁山峁,采写、拍摄了大量反映基层变化的新闻作品。当年见报稿件达219篇,成为宁夏日报当年“发稿冠军”。其中9篇刊发在《宁夏日报》头版头条。

2004年,王健任宁夏日报摄影部主任兼《宁夏日报》图片总监,针对摄影记者多年养成的“配角”意识,他提出“让相机行动起来”的工作理念,策划、指导、参与拍摄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好照片。2007年,针对互联网时代新闻摄影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提出了“让相机思考起来”的工作方针。从“行动”到“思考”,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让宁夏日报的新闻摄影发生了质的飞跃。当年,有5组深度摄影报道上了《宁夏日报》的头版头条。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王健始终坚守“脚板底下出新闻”的信念和“不到现场不动笔”的职业操守。2009年担任《华兴时报》总编辑时,策划、组织、参与了“徒步黄河金岸”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用脚板丈量了黄河流经宁夏近400公里流域,深度报道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重大战略决策。他执笔撰写的“黄河金岸”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获2009年度宁夏新闻奖一等奖。这次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也引起了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成为宁夏高校的新闻学教学案例。

2010年,王健由一名冲锋陷阵的一线记者转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面对挑战,他迅速转换思维,勇挑探索宁报集团媒体融合、报业转型的重担。他深入研究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发展战略,探索宁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参与完成了《宁报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提出了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的要素和方向,指出了新形势下的媒体生态和主流媒体的生存现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媒体融合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丰富的教学经验,给频繁“跨界”的王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他始终把“知行合一”作为座右铭,坚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在教学中获得的前沿理论和系统知识反哺新闻实践,主持完成的《宁夏日报读者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大学生阅读党报调查报告》等大型读者调研报告,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媒体生态和主流媒体的生存现状,引起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国内一些新闻期刊的高度重视。《图片是报纸的“卖点”》获宁夏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发展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图片编辑要有原创意识》《怎样为照片写说明》等,为宁夏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列大型调研,让王健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时代,不仅需要媒体联网,更需要一场头脑风暴。经过反复调研论证,2015年,一篇《互联网思维是媒体融合的关键》应运而生,在新闻界引起极大关注,获得年度宁夏新闻奖一等奖,为自治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2016年他主持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宁夏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研究》。

经历了多次选择与放弃的王健,不管到了哪里都能做出突出成绩。从事文字记者,他拿下了中国新闻奖;从事摄影记者,他拍出了精品佳作,荣获了首届中国报纸图片编辑金烛奖;从事新闻研究,他是宁夏重点社科项目带头人,带出了精兵强将。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被称为宁夏新闻界难得的“全才”。

捍卫“本报记者”的荣耀

2000年1月1日,《宁夏日报》摄影周刊《时代聚焦》头版通栏刊登大幅新闻照片“世纪婴儿”,照片下方印着一行小字:“本报记者王健摄”。这是王健的名字第一次被冠以“本报记者”在党报上出现。这幅视角新颖的新闻作品同时荣获自治区党报年度五好新闻一等奖。从此,这个已近不惑之年的新闻新兵开始了为捍卫“本报记者”荣誉的“摸爬滚打”。

王健专注于人物肖像的拍摄,从支教大学生到女企业家,从“捕鼠能手”到“种瓜大王”,他用栩栩如生的手法展示着西海固这片大地上纯朴善良的人们的生活百态。2001年,西海固撤县变市。在“西海固”这个概念从此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彻底消失之际,他推出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组照——《肖像西海固》。在他不断延伸的镜头里,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脚印愈发清晰起来,让人们从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2003年,“非典”稿件成为获奖焦点,王健的作品《固原羊只“上夜班”》在“新闻大战”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斩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的背后,是王健近一个月的艰苦付出。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封山禁牧”,世世代代赶着羊上山觅草的农牧民不适应圈养,加上饲草出现严重短缺,有的农牧民晚上把羊赶到山上偷牧,封山禁牧出现了严重反弹。王健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他在思考:封山禁牧会不会半途而废?农牧民的利益怎样维护?带着这些思考,王健深夜上山追踪“上夜班的羊”。山坡上,不抽烟的他专门为一位放羊老汉点上烟促膝而谈。当他听到“羊‘乏’得很,没吃的也要杀了或卖了”的无奈,看到老汉不慎摔倒浑身是土的情景时,感到阵阵心酸。他深入跟踪,通过一个月的观察、采访,写成了生动深刻的通讯《固原羊只上“夜班”》,指出农民赶着羊“上夜班”情非得已,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拿出对策”。这篇严谨务实的新闻报道为固原进一步做好“封山禁牧”政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帮助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体现了王健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对贫苦农民的悲悯情结。

2008年8月,王健作为宁夏唯一的注册记者全程采访了北京奥运会,采写的《刘翔:快乐着你的快乐,忧伤着你的忧伤》被奥组委官方报纸转载;《天同覆、地同载》《我被梦八撞了一下腰》等获宁夏新闻奖。

“一个好记者一定要有恒心。”即便已经成为报业集团的领导,他也一直增强知识储备,坚持新闻采写,他从不高调宣传,只满足于那一份文字变成铅字的喜悦,视其他为过眼云烟。

白天采访,熬夜写稿,长期的奔波劳累,使王健疾病缠身,先后突发脑梗、心梗疾病,靠放置心脏支架才挽回生命,但这始终没能改变他攻苦食淡的工作常态。作为新闻人,王健始终心怀追求新闻真实的拼搏精神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我这一生最引以为傲的荣誉就是‘本报记者 王健’。”王健自豪道。他以永不倦怠的身影,一路披荆斩棘,做行业精兵,诠释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取之不竭的激情、执着与奉献。他的坚守有梦想,有光明,他求真,务实,虽然已两鬓斑白,但他仍是新闻战线的“新兵”,继续为“本报记者”增光添彩。

注爱于教,薪火相传

40载光阴匆匆而逝,谈及师生情谊,王健仍觉得往事历历在目。在宁大求学期间,他遇到了一批好老师,他们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平和友善、智达明理的人格魅力,影响着王健人生观的形成。刘世俊老师的情感型教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老师声音铿锵有力、朗诵诗文声情并茂,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闫承尧老师课讲得生动,多才多艺,影响着学生培养各方面能力。班主任吴宗元老师关爱学生,经常给予学生生活帮助。这些老师怀揣报国理想,到偏远落后的宁夏来支边,让王健和同学们学到了丰厚的知识,老师们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宁大的老师依然关注王健的成长。王庆同老师对当了记者的王健依然尽力提携助推,经他精心指导修改完成的论文《改文风是走转改的落脚点》,获宁夏新闻奖评比一等奖。

离开教学岗位15年后,2004年王健又“重返”校园,担任宁夏大学兼职教授。厚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让王健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教条模式,他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认为:“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情怀。”他告诉学生,新闻采访一定要接地气,要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特殊的调查研究和高层次的思想交流,融汇于心。他经常带上学生深入各种现场进行实地采访,让学生到报社参与报纸的排版、编辑,在实战中讲解编辑技巧,训练基本功。他点评学生的摄影作品,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培养多样化思维。

多年来,王健讲授的《新闻摄影》多次被评为优质课,他教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宁夏媒体的业务骨干。他的学生苏保伟,是宁夏新闻界优秀人才,荣获了长江韬奋奖,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战”中,技术引领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观念转型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最重要的方式。王健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只是传播手段的变化,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应守正出奇。老媒体人应进行观念转型,在内容上革新去旧,融入互联网的思维观念。

“纯理论不能适应新闻学的需要,不能因为实践跟不上,让高等教育拖了新闻改革的后腿。”王健谈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学子应当珍惜大学时光,刻苦学习理论知识,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本质,夯实基本功,提升综合能力深度挖掘“新闻富矿”;具备互联网思维,积极融入新媒体的热潮,不断勉励自我,努力前进,成为全能型记者,适应社会需要,为母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金海艳 封宏砚 马文梅/文)